中國挖掘機到底有多強:一鏟挖起50噸煤!這個“大塊頭”讓歐美巨頭企業都低下了頭
原標題:中國挖掘機到底有多強:一鏟挖起50噸煤!這個“大塊頭”:讓歐美巨頭企業都低下了頭...
挖掘機相信許多人都見到過,但今天要説的這臺挖掘機非常特別,它非常地大,總長達到23.5米,這是什麼概念呢, 可以説它已經接近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一頭成年藍鯨的身長,它的力氣也特別大,一鏟鬥就能夠挖起50多噸煤。這個神奇的大塊頭來自江蘇徐州。
4月2日,徐工集團700噸液壓挖掘機成功下線。這個巨無霸的重量相當於500輛普通小轎車,動力超過了兩台99式主戰坦克。鏟鬥中可以同時站立100個人,一鏟鬥下去就可以挖煤50多噸。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 蘇子孟:徐工700噸液壓挖掘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最大噸位液壓挖掘機。
徐工集團董事長 王民:在這些高端裝備領域,徐工將與世界級的高手,進行面對面競爭。
不光是高大的外形惹人注目,這個“大塊頭”的“內涵”更加吸引人。從零部件到作業系統,擁有自主專利52項,是中國在超大型液壓挖掘機領域,首次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集中應用。
江蘇省徐州市副市長 徐東海: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德國、日本、美國之後,第四個具備700噸級以上,液壓挖掘機研發製造能力的國家,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壟斷。
按照設計要求,這個 “大塊頭”在礦山進行作業時,最少要保證六萬小時的安全運作時間,每天需要完成至少3萬噸物料的開採。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對挖掘機底盤的設計和製造要求非常高,如果讓國外公司提供的話,至少在1500萬人民幣,由於核心技術長期被國際巨頭公司所壟斷,得知中國企業也要研製超大噸位的挖掘機後,國外的供應商根本不願意把他們的底盤提供給中國。
徐工下定決心,自己研發底盤,用了五年的時間終於攻克了難題,填補了國內大型液壓挖掘機“四輪一帶”研發製造的空白。
徐工集團挖掘機械事業部副總經理 張宏:整個行走系統全部是我們自主設計出來的,而且經過測試,完全符合設計要求,自主設計的底盤,目前測算下來,造價也就是在500萬人民幣。
除了“四輪一帶”這樣的大型構件,作為核心零部件,這臺700噸液壓挖掘機使用的另一個核心部件,液壓油缸也是徐工自主研發製造的。
如果把一個挖掘機比作人,那麼動臂、鬥桿、鏟鬥就是挖掘機的胳膊和手,液壓油缸則相當於人的胳膊和手上的肌肉,挖掘機的力量和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液壓油缸。700噸液壓挖掘機液壓油缸研製成功不僅成功打破壟斷,也迅速拉低了國際市場的價格。
徐工集團液壓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陳登民:以前700噸油缸要進口的話,一套需要300萬左右,現在如果純進口過來,降了30%左右,在200萬到210萬左右。
《中國製造2025》五大工程之一的工業強基工程明確要求,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於人的局面逐步緩解,航太裝備、通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家用電器等産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誌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陳登民:要是要不來的,花錢也是買不來的,這個核心的東西,必須靠我們自己,自主研發來做,所以我們從材料開始,包括我們這個材料,後續工藝的裝備,工藝的試驗,一直到我們這個産品做出來,才能不會受到國外的制約。
徐工集團董事長 王民:中國工程機械的定位,就是要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在實現中高端這個目標的時候,必須突破技術這個難題,實現自主創新,才能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
有數據顯示,過去很長時間,我國在發動機、傳動系統、液壓元器件、控制元器件等關鍵零部件進口成本佔到製造成本的40%以上,行業接近70%的利潤被外商攫取。工程機械行業更是飽受高端核心零部件工業基礎薄弱之苦,可謂“如鯁在喉”。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積澱和不懈努力,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
目前徐工集團産品已出口到世界158個國家和地區,還在全球建立了280多個徐工海外代理商。2017年,徐工産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出口大幅增加,中亞地區增長51%、非洲區增長119%、西亞北非區增長107%,亞太區同比增長80%。
中國機械正在贏得越來越多的客戶。每當中國企業打破壟斷,攻克一個型號的設備後,整個行業的價格就會出現一個大幅度的調整。
工程機械採購商 安鄭紅:起重機這個行業是這樣的,這個噸位國內的,只要沒有生産的,國外的價格都很高,我們沒有300噸的時候,進口起重機賣了2300萬,我們的300噸出來以後,賣1300萬的時候,進口起重機賣1500萬多,2300萬到1500萬,800萬沒了,美國、德國或者日本的,價格馬上就下來了。
實際上,徐工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一直在持續增長,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都穩定在銷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研究範圍已經覆蓋液壓技術、傳動技術、智慧控制技術、整機技術、工業設計技術等等十幾個方面。不過,中國的工程機械要想全方位比肩國際品牌,依舊任重道遠。
王民:中國的製造業,現在也是處於一個關鍵的坎和關鍵的節點,就是由大到強的一個坎,我們要有自己的清醒的頭腦,對我們過去已取得的成績和基礎,不盲目樂觀,對我們現在存在的差距,肯定也不能妄自菲薄,在自主創新上,在研發投入上,在核心技術突破上,還是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根筋走到底。
半小時觀察:核心技術是求不到 買不來的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工調研時指出:裝備製造業是製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佔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製造業大國。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
大型露天礦業機械是高端裝備行業"皇冠上明珠"的核心組成部分,代表著行業最高的技術水準,經過多年持續不懈地創新,我國的大型露天礦業機械已經到達了世界先進水準。而要使中國的工程機械總體佔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我們還需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