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亂村”的“振興法寶”——河北元氏縣鐵屯村見聞記
新華社石家莊3月1日電 題:“窮亂村”的“振興法寶”——河北元氏縣鐵屯村見聞記
新華社記者張洪河、閆起磊
春節過後,許多外出務工的農民開始準備返城的行囊。但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鐵屯村,許多村民並不著急:他們不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村裏的企業為他們提供了足夠多的就業機會。
除此之外,鐵屯村還有兩個讓四里八鄉羨慕稱道的地方:一個是黨員幹部“全天候值班”為村民代辦事項;一個是“鐵規治村”,900多項村規民約人人遵守,沒有例外。
走進鐵屯村服務中心大門,就能看到醒目的“村民事務代辦室”,室內張貼著“老百姓動嘴,村幹部跑腿,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值班幹部曹順川告訴記者,代辦主要是村“兩委”幹部和村黨委下轄10個支部的支部書記,每天24小時值班,大年三十也不例外。
鐵屯村這一為群眾服務的“鐵規”20年雷打不動,為民辦事的登記本已積累了50多本,有詳細記錄的代辦事項2000多件。翻開一本本泛黃的登記本,從安路燈、打井、通電這些集體事務,到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群眾生活困難,再到村民找工作、生病就醫、戶口辦理,涉及方方面面,這些訴求也件件有回應。
“村民的事不論大小,幹部都得當成大事來辦。”鐵屯村黨委書記閆勝聯説,“小事不解決往往會釀成大矛盾,把矛盾化解在還沒有萌芽的狀態,總比爆發出來後再解決好得多。”
鐵屯曾是全縣有名的“窮亂村”:每人平均不到半畝地,很多村民靠在鐵路貨場當裝卸工出苦力糊口。
20多年前,在鄉鎮工作的閆勝聯“奉命”到鐵屯村擔任黨委書記。鐵屯村“兩委”班子帶領群眾堅持走“以農業為基礎,以集體經濟為支柱,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路子,村集體先後投資建設了服裝廠、飲料廠等企業,投資4000萬元建設了鐵路貨場,帶動全村近千人就業。如今,鐵屯村已發展村集體企業及集體參股的股份制企業60多家,個體門市攤點上千家,全村九成以上農戶都有自己的二、三産業。
閆勝聯説,鄉村振興不僅要讓村民物質富裕,還要讓百姓精神富足,讓村風文明。“靠啥?靠村規民約這件法寶。”
走進鐵屯,最打眼的是整個村莊規劃整齊,各個街巷乾淨整潔。然而,曾經的鐵屯村私搭亂蓋、佔道問題嚴重,有的把入戶門臺都修到了村街道上,不僅影響村容,還影響大家出入。先從誰家“開刀”整治?村民們等著看熱鬧。當閆勝聯帶人掄起鐵鎬,第一個把他三弟家的門臺先刨了,大夥兒都服了氣,全村私搭亂蓋問題很快解決。
緊接著,鐵屯村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村規劃建設小組的負責人閆志路告訴記者,無論誰家蓋房,不僅審核宅基地範圍,還需四鄰簽字,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糾紛。
紅白事不大操大辦,訂婚不要“天價彩禮”也是鐵屯村民引以為豪的新風尚。鐵屯村村委會主任曹仙膽説,多年前,針對相互攀比,大辦紅白事的苗頭,村裏就成立了紅白理事會並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出臺了“禁令”。
“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是鐵屯村的“鐵規”。記者數了數集印成冊的“村規民約”共99項900余條,其中,約束村幹部的條文佔到一半以上。
這麼多村規民約如何執行下去?“靠的是人人遵守。”鐵屯村黨委副書記張增山説,村裏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建立一項制度。每章每條都經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表決通過,再由村民代表組成專門小組負責監督執行。
有著4000多人口的鐵屯村,近20年來不僅幾無信訪事件和刑事案件發生,還先後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優秀基層黨組織”等200多項榮譽稱號。
最近,閆勝聯和村“兩委”幹部忙著學習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説起鄉村振興,年逾60的閆勝聯依然幹勁十足:“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新的一年,我們鐵屯還要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