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國經濟良好開局,為全球經濟增添了一抹亮色。中國經濟何以“風景這邊獨好”?拉動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最主要因素,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
過去一年,我國圍繞“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任務,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國退出鋼鐵産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産能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紮實的工作,為一季度經濟回暖夯實了基礎。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原煤産量同比下降0.3%。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6.4%。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及成本明顯下降,短板領域投資有所加快。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效應的逐步顯現,對於穩定經濟增長和提升發展品質産生了關鍵性的積極作用。
首先體現在市場環境的規範和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上。淘汰低水準過剩産能,對於消除過度競爭、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價格回歸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增強了企業盈利能力。這從央企運作數據中可見一斑:據統計,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120億元,同比增長23.2%,傳統與新興行業經濟效益增長“雙引擎”格局已初步形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效應還體現在實現路徑上。眾所週知,提高有效供給,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同時也是解決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改革倒逼了低端産能的轉型升級,通過“去産能”為先進産能挪騰、拓展了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促進了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通過“補短板”強化了創新驅動,推動了經濟動能的轉換。
市場環境繼續好轉,企業信心持續增強,投資意願不斷上升……我們樂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出現的這些積極變化,但也必須看到,化解過剩産能過程中老矛盾、新問題相互交織,煤炭、鋼鐵等産品價格存在較多非理性波動,一些尚未完成轉型升級的企業又重返傳統發展老路,部分落後産能的退出步伐再次停滯甚至出現“死灰複燃”的現象。解決這些頑疾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們既要有信心也要有決心,通過體制機制的建設和完善,著力解決好深層次的矛盾,著力完善資源環境標準、技術標準和監督制度,儘快形成促進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
需要指出的是,一季度經濟的良好開局,為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寶貴的時間窗口。當務之急,就是要抓住這一難得的窗口機會,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築牢支撐經濟穩健增長的基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