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4月14日電 財經觀察:中國營改增為世界稅改提供“中國樣本”
新華社記者韓冰 應強
4月30日,中國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試點將迎來一週年。一年來,中國營改增的實踐惠及中外,改革成效廣獲好評,實踐經驗為世界進一步推動增值稅改革提供了“中國樣本”。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日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第四屆增值稅全球論壇上表示,2016年5月中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預計到今年4月30日一週年時減稅規模將達到約6800億元人民幣。自2012年1月中國實施營改增試點算起至2017年2月,減稅總規模累計已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是近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減稅。
2016年,經合組織對中國營改增效應進行第三方評估,高度評價中國增值稅改革,充分肯定中國政府在深化稅制改革及為各國提供參考中的努力和實踐。維也納經濟大學全球稅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傑弗裏·歐文斯認為,增值稅能有效減少納稅遵從成本,既能實現更加平衡的稅收結構,也能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現階段中國的增值稅改革不僅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要求,還通過徹底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減輕企業負擔,建成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先導意義的現代增值稅制度。他認為,中國營改增經驗對世界各國的稅制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歐文斯説,中國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推行這項重大改革,應歸功於中國政府的戰略決策能力,以及中國財稅系統的高效執行力。中國的增值稅改革不僅涉及面廣,而且積極平穩,改革效率令人驚嘆。
“營改增在中國稅收事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很多國外企業及其中國分支機構都從中獲益。”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歐亞研究所所長金邦貴説。他表示,現在中國同歐洲國家一樣使用先進的增值稅稅收體系,這是中國稅收領域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
2016年中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改革難度世界少有。時間緊——55天要完成制度設計、資訊系統調整,實現1000多萬戶企業從地稅到國稅的移交,並完成稅制轉換;任務重——四大行業業態複雜,納稅人對增值稅制度缺乏了解,二手房交易還增加了1000多萬自然人納稅人;複雜程度高——特別是大膽嘗試並平穩實施對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務全面徵收增值稅,在國際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中國解題的第一步,是保證稅制設計穩健週全。據王軍介紹,按照現代增值稅稅制的要求,實現“寬稅基”的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還需按照建立消費型增值稅制的目標,將不動産納入進項稅抵扣範圍等。同時,為避免改革造成利益格局劇烈調整,試點期間安排過渡性政策,幫助納稅人逐漸適應新的稅制。此外,在改革推出後不斷補充完善政策安排和徵管服務措施,保證改革持續平穩運作。
據了解,為了推動改革政策的落地,中國財稅部門推出大量納稅服務硬舉措。比如,中國稅務部門共編發近60萬字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輔導材料,培訓納稅人2130萬戶次;設立營改增諮詢專線,日均受理諮詢電話12.9萬通;增設辦稅窗口17386個,打造9338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3.6萬個聯合辦稅窗口……
“這是一項重大改革,我們迄今所看到的成效都非常積極而且顯著。改革推進良好,而且符合世界最高標準。”經合組織稅收政策與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聖塔曼如此評價。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商法與稅法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克瑞沃説:“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國政府竟然真的在不到八周的時間內克服了技術上和制度上的困難,制定出了營改增實施方案並平穩落地。”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