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清倉式”減持引發疑慮 國企重組需模式創新

2017年03月03日 09:37:3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順豐上市躍升為深市頭牌創富神話背後是社會責任

  據媒體報道,2月24日,“順豐控股”正式亮相A股,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表示,順豐的上市標誌著中國快遞業發展到新的階段。順豐控股上市首日即一鳴驚人,不僅躲過了“三通一達”上市敲鐘當天股價全部下跌的“怪圈”,且在一個多小時內實現漲停。截至收市,順豐控股維持在漲停價55.21元,其總市值達到2309.81億元,超過了萬科的2287.31億元,躍升深交所市值頭牌,並逼近“三通一達”的市值總和。當天,在滬深兩市漲幅不到0.2%的情況下,物流行業的股票漲幅超過1.33%,連遠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快遞也上漲0.28%。

  創造財富的神話最容易在哪出現?順豐的故事再次告訴我們,在股市,在資本市場,尤其是在中國資本市場。只要一上市,本來名不見富豪經傳的大股東,霎時間成了首富、巨富,順豐的股市故事,把經典再次重播。筆者認識的一位企業家,以華為和娃哈哈為榜樣,雖然企業做得相當不錯,規模和效益都已居行業前列,但堅決不上市,堅決不碰資本市場,甚至成為公司內的一條“紅線”,以及對外交往的底線,好像碰了資本市場就大逆不道。當時筆者就説,企業文化自己做主,但不必為“上市”而上市,也不必為“不上市”而不上市,一切看企業發展需要而定,一切看市場變化而定。順豐就曾多次聲言不上市,但最終還是IPO了。其實,資本市場對企業而言,是規模擴張的助推器,是産業升級和轉型的加速器。當然,企業上市也要承擔諸多社會責任,特別是要對公眾承擔資訊披露的責任。

  “清倉式”減持引發疑慮傳統産業結構遭質疑

  據報道,按照公告日期計算,2017年以來,A股市場先後有581家上市公司發生了關鍵股東(大股東、董監高以及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的股份變化,其中,整體呈現為凈減持方向的就達325家,這325家上市公司的凈減持金額達到320.33億元。從減持規模來看,凈減持參考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就有71家,世紀遊輪、山東鋼鐵和同力水泥的凈減持金額分別達38.03億元、18.00億元和14.50億元,位居前三位。從減持細節來看,上市公司股東的大比例減持甚至是“清倉式”減持有愈演愈烈之勢。山東鋼鐵2月24日晚間公告,天弘基金管理的天弘平安長江1號資管計劃于2月23日通過大宗交易累計出售公司共計4.21億股,減持比例為公司總股本的4.99%,減持均價為2.73元/股,減持後上述資管計劃不再持有公司股票。

  大規模減持是市場上常見的行為,大規模減持、特別是“清倉式”減持很容易引起股民的反感甚至厭惡。其實,對於大規模減持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要看是否違規,如果不違法、不違規,減持無可厚非,行商逐利也是勢在必然。其次,財務性投資就是逐利而來,如果股價到達其理想價位,“一走了之”名正言順,何必為此多操心費力?不過,大規模減持、特別是“清倉式”減持,確實也有對上市公司發展前景不甚看好、對上市公司現有産業結構喪失信心而採取的對策,這種減持出現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如上面提到減持前三名中,有兩名是鋼鐵水泥生産企業。至於一些上市公司推出超高比例送轉股方案,刺激散戶進場接盤、買單,大股東卻全身而退、清倉而退,可謂損人至極,有市場欺詐之嫌。還是那句話,市場有風險,投資者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寶鋼股份復牌現漲勢國企重組需模式創新

  中國證券網訊,2月27日,在完成吸收合併武鋼股份後,被譽為“中國神鋼”的寶鋼股份終於復牌。公司開盤後漲幅一度超8%,但隨後有所回落,截至發稿,漲幅6.62%,報7.25元,成交5.8億元。2016年9月22日,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的合併方案正式對外公佈,寶鋼集團作為重組後的母公司,將更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而武鋼集團將整體無償劃入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根據合併方案,寶鋼股份向武鋼股份全體換股股東發行股票,換股吸收合併武鋼股份。其中,寶鋼股份的換股價格確定為4.6元/股,武鋼股份的換股價格確定為2.58元/股。由此,武鋼股份和寶鋼股份的換股比例為1:0.56,即每1股武鋼股份的股份可以換取0.56股寶鋼股份的股份。2017年2月24日,寶鋼股份公告稱,公司換股吸收合併武鋼股份的換股工作已實施完畢,新增股份將於2月27日上市,公司股票將於同日復牌。

  有業內人士指出,寶武合併後的復牌,對鋼鐵板塊來説是迎來重要催化劑。目前政策層面的深化國企改革與去産能加速都有利於寶武合併後的復牌走勢。不過我們也看到,復牌後的走勢大致平穩,與順豐這類新興産業掛牌後走勢“一飛沖天”不可同日而語,甚至與一些傳統産業的上市公司相比也較為遜色。大型國有企業的重組是否都要走“合併同類項”這一條道路?合併後能否解決一些難點問題,如去産能,如産業升級,如資源整合,甚至會不會出現“面和心不合”、人浮於事這一類新的問題,值得關注。技術上看,國有企業大股東都是一個“大老闆”,合併或重組在股權上都沒有問題,但在運作和實際管控上,恐怕還會有諸多問題。重組企業之間的磨合、産業之間的轉型和重新佈局等等,還需時日。

  企業重組不兌現承諾上交所三度發問詢函

  去年3月完成借殼,並募集了配套資金約16億元;未料,時隔數月又推方案,計劃再募集約115億元。今年1月底,恒力股份(600346,SH)在上交所發佈重組預案,計劃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從實際控制人范紅衛處收購“恒力投資”、“恒力煉化”各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方案一經披露便遭外界強烈關注。原來,恒力股份的這項重組不單融資金額龐大,還涉嫌違反范紅衛及其配偶當初許下的承諾。儘管公司極力辯解,仍難説服監管層。在連續發出3份《問詢函》後,上交所已勒令恒力股份儘快召開股東會予以表決,若股東們不認可他們的説辭,當立刻終止重組。

  問詢函是最近一個階段屢屢搶鏡的行動。一般説來,問詢本身是中性的,不一定有好壞或積極消極之分;但在資本市場上,問詢函似乎成了“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代名詞,上市公司一次甚至多次接到主管機構的問詢函,怕是多多少少“出事”了。而像這樣連續3次被問詢,還是比較罕見,應該引起公司高層的高度關注,更應該反身自問,積極搜尋自身不足,積極改正錯誤,而不是極力辯解、百般推脫,自認為道理比監管部門還足。固然,企業有申辯和自證清白的權利,但是更要對事實負責,對所作所為負責,正確對待問詢函和其他監管行為。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