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來中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2016年各地GDP增速排行榜也隨之揭曉。根據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部門數據,2016年,不包括港澳臺在內的31個省市區中,西藏以同比11.5%的GDP增速高居榜首,重慶增長10.7%緊隨其後。
榜單另一端,黑龍江增長6.1%倒數第三,未公佈去年GDP具體數據的遼寧明確表示未完成6%左右的預期目標。
近年來,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偏低。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指出,當前東北地區經濟仍在築底過程中,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導致該地區發展難度較大。
對此,中國官方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並於去年就推進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發佈綱領性文件,提出將出臺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並加快在東北地區推廣中國(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可複製經驗。
在此背景下,東北地區經濟初現回暖跡象。儘管去年遼寧未完成全年增長目標,但吉林和黑龍江GDP增速分別較上年回升0.6和0.4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東北地區經濟低迷之時,官方針對當地各種薄弱問題,如下崗、國企、能源與高耗能産業等方面,採取了諸多措施、出臺了針對性政策,效果已經顯現。
與東北地區集中出現在榜尾不同,西部地區包攬排行榜前三位。西藏、重慶、貴州去年成為僅有的三個GDP年增速達到10%的地區。分析人士指出,官方近年來為平衡區域發展,積極加大投入助推中西部地區發展。今年將設立的新一批7個自貿試驗區中,重慶、四川、陜西等西部省市榜上有名。
不過,儘管西部地區發展勢頭迅猛,但短期內仍難以挑起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擔。以貴州為例,蔡志洲分析説,該省是中國每人平均GDP最低的省份之一,最弱時僅為上海每人平均GDP的十分之一。正因為該地相對落後,又有土地、勞動力等優勢,所以發展潛力和後勁大。但由於西部地區佔經濟總量的份額還比較小,不能指望其拉動全國經濟增長。
除排行榜首末兩端之外,較發達的浙江、上海、廣東、山東等東部沿海省市區經濟增速放緩,落到了榜單中後區間。
“從經濟發展階段來説,這是中國現在遇到的一個挑戰。”蔡志洲表示,中國從發展中國家逐漸成長為中等收入國家,一些地區比較優勢在逐漸失去。隨著生産要素條件發生變化,高速發展階段走到中後期,自然要調整生産結構和成本結構。
如其所言,儘管中國東部地區GDP增速有所放緩,但新産業和經濟新動能的潛力正逐漸顯現。例如,上海去年全年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618.58億元人民幣,增長15.1%。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王軍表示,對於“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或東部地區發達城市來説,更希望它們在新經濟、新動能的培育上找出一條新路,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