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神華還開啟了饑餓行銷的模式繼續壓價。
根據神華最新動力煤長協和現貨政策,11月15號之後,神華對所有長協外買家斷供,而對長協用戶,如果已經完成了今年長協供應,終端用戶15號以後仍可按現貨價得到供應,但貿易商將被停供。
中煤方面表示,公司基本也會效倣神華政策。伊泰方面目前確認11月13號之前按700元/噸執行。
在神華壓價的同時,大型電企更是制定了煤炭最高限價,幾大電力集團均已通知旗下電廠限價採購。
據了解,華能、華電、國電、華潤等多家集團公司已經下發通知,以5500大卡平倉價685元/噸作為最高限價,超過此價的貨源原則上不得採購,如果一定要採購,需要提交申請,報經集團公司批准方可購買。
安迅思分析師張葉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大型終端用戶有低價貨源保障的前提下,沿海電廠對高價市場貨的採購需求將迅速萎縮,下水煤價格漲勢或宣告結束。
此外,神華、中煤及大型電企的步調一致,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壓價。當幾大電力的貨都能得到神華等大礦的保障,他們也自然不用再採購高價市場煤,這種做法如果在電廠範圍內形成羊群效應,市場貨最終將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
煤礦持續增産煤價或持續回落
需要一提的是,神華制定的上述價格遠低於市場煤價。
上周,港口動力煤價格已經開始回落,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跌30元至720元/噸,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收于604元/噸,下跌3元/噸,已經連續兩周下跌。
為了穩定煤價,11月上旬,神華、中煤與五大發電集團簽訂了中長期合同。從12月1日起,按照“基準價(535元/噸)+浮動價”的定價模式執行。
上周,發改委同能源局、安監局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開了“推動簽訂中長期合同做好煤炭穩定供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快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煤炭行業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
考慮到迎峰度冬期間煤炭需求仍將繼續增加,會議部署將進一步放寬增産煤礦範圍。
會議指出,全國所有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在採暖季結束前均可按照330個工作日生産。
隨著先進産能釋放範圍和時間的擴大,煤炭産量將繼續增加。
此外,為保障北方供暖供氣需求,鐵路運力優先滿足電煤運輸,上周的港口庫存大幅走高。截至11月16日,秦皇島庫存達611萬噸,超出2013年-2015年同期水準。
業內還認為,從11月下半月到12月底,在電廠和港口庫存回升以及國家採取措施應對高煤價的雙重擠壓下,煤價將出現持續回落。
有電廠人士表示,後面就要看12月份長協535元/噸的價格能否執行到位,如果兌現得好,那整個市場就要往535元/噸靠,否則那就還是要在700元/噸附近穩一穩。從往年情況看,電企或煤企違約都太常見了。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