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非農業戶口統一為居民戶口
北京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歷史。
9月19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提出,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並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2014年7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明確指出要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這意味著自1958年開始、在中國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城裏人”和“鄉下人”戶口身份識別將不復存在。此後,包括北京在內,30個省份陸續出臺各自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均提出“取消戶口性質區分”。
為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北京版的《意見》提出“完善農村産權制度”。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同時,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産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産監督管理,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的合法權益。並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産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推動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作。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069.3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85.6萬人,較2010年275.5萬人增加了10萬人。記者查詢發現,北京此前已取消農轉非限制條件。在今年8月初,北京警方集中推出的18項便民服務措施中,提出了“取消北京農業戶籍人員戶口性質由農業變更為非農業條件限制,主動申請即可辦理”。
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各有哪些權益?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説,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責任田,特別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通過拆遷,可獲得更多收益;非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依附在戶籍上的一些社會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就業、保險、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顯可以看出差別的,陸傑華説,比如養老金,非農業戶口就要比農業戶口多很多,並且沿襲多年,已經很成熟和完善,但農村養老金建立不滿10年。還有醫療保險,差別也較大,陸傑華説,農業戶口參保的新農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報銷,但居民和職工的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有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
“另外還有一些隱形福利”,陸傑華説,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農業戶口,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城市也明顯更豐富,品質更優。
農業戶口取消後是否要放棄宅基地?
“這個不一定。”陸傑華説,戶籍改革有不同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保、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裏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願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産,而是給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轉居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不是變成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説,而是強調在國土範圍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為何現在農民轉非的積極性不高?
“這就在於制度設計。”陸傑華説,從現實來看,尤其北京的農民不願意農轉非。好多人到城鎮打工,包括大學生到城市裏上大學,都不願意遷戶口,就是因為覺得宅基地和責任田是農民固有的優勢,如果沒有對等的權益補充,可能也不願意放棄。
“戶籍制度的改革,重要的是城鄉的福利能否逐漸趨同”,陸傑華説,不是把農民戶籍改成居民,換一個“馬甲”就行了,很重要的是這個“馬甲”能帶來什麼。“這其實就是農民在農轉非過程中的期望,他期望得到什麼,這是下一步改革需要關注的。”陸傑華説,當然農民的利益訴求不可能無限制的,政府和農民要尋求一種合理路徑,利益的補償要對等。
追問4
如何評價取消城鄉戶籍制度的優劣?
“首先應該明確的,這是一個好政策。”竹立家説,取消城鄉二元戶籍,統一變成居民制度,是居住制度改革的重大進步。他説,過去城鄉公共服務差異很大,取消城鄉戶籍制度變居民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對農民來説,是有益的。其次,取消城鄉戶籍制度,對於將來社會保障體系的統一,包括對農村貧困戶的扶持,對農民退休後的保障,都是基礎。
竹立家説,以後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醫療制度的完善、教育均等化的完善,農民不一定願意固守土地,很多人會到城裏生活,特別是二代、三代,不願意待在農村。而城裏人退休後,願意到農村去,也可以去。隨著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進,農村的房地産交易也將逐步推開,進入市場,城裏人也可以去農村買房置地。城鄉之間的合理流動,無論是城裏人,還是農村人,都能從中獲益。
案例
樣本:朝陽區高碑店村
村中老人為瞧病更願意“轉非”
高碑店村地處東五環內,是“城市邊緣”的農村,這裡有街道,有小區,和城裏並無“二致”,但住在這裡的居民卻不少是“農民”身份。據高碑店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村裏還有700多農民,但早已沒了耕地。
該工作人員説,根據北京此前的政策,新生兒、佔地或拆遷涉及的人員,可以農轉非。在上世紀80年代,村裏陸續有人農轉非,但只是少量人。大撥的轉非,是因為鐵路、污水處理廠等工程佔地,村裏陸續有幾百人農轉非。
她回憶,1987年前後,最初的農轉非給的政策是:補償3萬塊錢,自謀職業。“這些錢,有的人存上了,有的家裏有病人,就花了。”她説,後來對這些沒有生活來源的,政府給補上了保險。
“2000年前後,因污水處理廠佔地農轉非那撥,給安排了工作。”該工作人員説,有的在污水處理廠,有的安排在市政。但再後來農轉非就不安排工作,給補上保險,年齡越小,給錢越多。她説,農民在技能方面相對較差,就業難,社保是最起碼的。現在農轉非人員,應該説社保、醫療、教育這些待遇和城鎮戶口差不多,只是養老金比城裏略低。
該人士表示,醫保方面,農村是新農合,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小、報得少,所以村裏的老人更願意農轉非,轉非後醫保門診報銷的上限可達到2萬元。“就是為了看病,到了這個年齡,容易生病”,她説,現在願意轉居的,多是為了醫療保險。
對於現在村裏700多沒有地的農民,因為村裏留了點建設用地,也有自己的産業,通過租地等收入,維持村裏的開支。村裏會安排村民在村裏做保安、保潔、物業、綠化等工作,老人也由村裏給退休費。“已經轉居的,如果沒有工作,回村也幫助安排工作,但工資減半。”她説。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