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三五”期間太陽能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元
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於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核定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元,並明確上述電價僅適用於國家能源局2016年組織實施的示範項目。同時鼓勵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太陽能熱發電企業採取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綠色信貸、土地優惠等措施。這意味著,自去年9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開發光熱電站示範項目的通知以來,業界等待1年之久的示範電價終於出爐。
光熱發電是光伏之外的太陽能利用又一重要技術領域,同等裝機規模下,無論是發電效率還是電源的穩定性都遠勝光伏。我國從“七五”時期便一直支援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在專利數、論文數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和光伏産業的高速增長大相徑庭,受制于政策環境、成本等問題,光熱産業遲遲未能啟動。
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我國安排了1吉瓦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但自2010年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北京延慶動工以來,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熱裝機規模僅為18兆瓦,僅相當於4台4兆瓦風力發電機的裝機容量,甚至趕不上我國一個大型分佈式光伏電站的規模。而據CSPPLAZA研究中心統計,2015年,全球建成光熱發電裝機容量約4940.1兆瓦,比2014年增加9.3%,其中,西班牙裝機總量近2400兆瓦,美國約1900兆瓦,兩者合計佔全球裝機總容量的90%。
“光熱電站前期投資是光伏電站的3至4倍,只有定下一個合理的電價,企業才敢放開手腳幹。”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堅健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技術、産能問題都好解決,企業都在等待電價的落地。
2015年11月,國家能源局在北京召開全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現場比價會,意味著光熱發電終於迎來了轉機。此次示範電價出臺,鼓舞了産業信心。華泰證券首席研究員弓永峰認為,這意味著光熱發電第一批示範項目在年內得到批復的可能性極大,示範項目的批復與開工建設,有望帶動國內太陽能熱發電企業快速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光伏標桿電價政策出臺後,當年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同比增長超過700%。由此推測,處在類似發展階段的光熱行業,或將迎來爆發期。根據國家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光熱發電裝機目標總量將不低於5吉瓦,按此估算,市場規模最少將達到1500億元。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制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對一定的裝機規模進行價格支援,引導企業採用先進技術、開發優質光熱資源,既有利於對光熱發電産業的經濟性進行探索和試驗,支援友好型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也有利於防止相關産業依賴高額補貼盲目擴張,盡可能降低全社會用電成本,提高電價附加資金補貼效率。
該負責人還透露:“2019年以後,國家將根據太陽能熱發電産業發展狀況、發電成本降低情況,適時完善太陽能熱發電價格政策,逐步降低新建太陽能熱發電價格水準。”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