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充分發揮重大工程項目牽引作用,推動“十三五”規劃《綱要》全面實施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165項重大工程就是圍繞供給側改革主線展開的,是有長遠、全局、系統性的考慮的。
胡祖才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規劃綱要的主線,也是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重大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為了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更好地適應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同時,在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的迴圈中,為經濟持續注入新的動力。這裡面涉及通過改革使資源要素能夠得到優化配置,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補齊有效供給不足的短板。“十三五”規劃綱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這165項重大工程就是圍繞這條主線展開的。具體來説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推動動能轉換。從要素驅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165項重大工程很多都體現了這方面要求。實現創新驅動,首先需要人力資本,也就是人才,所以專欄特別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人力資本的積累、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同時我們又特別注重科技創新在創新驅動當中的引領作用,所以科技創新在專欄當中是非常凸顯的。科技創新、教育現代化重大工程、人才工程,還有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等專欄,都旨在優化資本和勞動力配置,提高創新能力,使得新舊動能能夠加快轉換。
第二,促進結構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我國目前低端供給過剩、中高端供給不足兩個問題同時存在,不光是産品,還有大量老百姓需要的服務供給不足。所以這次綱要當中,很多專欄都著眼于增加有效供給,包括農業現代化重大工程、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工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行動、資訊化重大工程等。比如,資訊化重大工程是支撐資訊經濟發展的決定性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和産業升級方向,對未來優化結構、提高供給品質,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補齊發展短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補短板。這165項重大工程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佈局,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發展工程、水安全工程、扶貧攻堅重點工程、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重點工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環境治理保護重點工程,還有民生類工程,這些都是補短板的重大工程。這些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會補齊短板,使經濟社會更加協調,同時也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有效解決結構性問題,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