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今日發佈2016年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公告。公告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審計署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落實,審計了1077個單位1633個項目,涉及中央資金2036.54億元。通過審計,主要發現了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扶貧任務落實不到位、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慢等四大方面的問題。
此次審計還關注了以往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對4月和5月審計發現涉及44.52億元財政資金的182個問題,審計部門已向被審計單位出具了整改建議函。截至二季度末,有關單位已整改其中涉及15.47億元財政資金的72個問題。對尚未整改到位和6月份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審計部門正在督促加快整改。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2016年下半年,審計署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落實,持續開展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跟蹤審計結果將按季度向社會公告。
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推進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
公告顯示,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部門和地方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積極主動開展工作,陸續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著力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審計了解到的主要措施有:
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工商總局著力構建便捷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降低退出成本;天津、黑龍江和貴州3省市分別通過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促進科技産業化政策落地、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等方式優化服務,降低市場主體經營成本;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部分企業稅負下降明顯。
加強貧困縣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等民生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短板建設。江西、甘肅、重慶、湖北、雲南等省市積極貫徹落實貧困縣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的要求,加大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力度;福建省出臺辦法強化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責任追究;吉林省積極推行實施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立低保核對資訊平臺,提高低保救助精準度。
加大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力度,及時解決資金閒置、項目推進緩慢、違規收費等問題。截至2016年6月底,17個省市的38個縣區或部門已盤活扶貧資金6.07億元,佔閒置扶貧資金總額的72%;文化部主管的社團停止自設的評獎活動;廣東、黑龍江、吉林、深圳、寧波等地盤活90.74億元財政存量資金用於發展急需等領域;四川省松潘縣、重慶市雲陽縣及時退還違規攤派、收費資金72.64萬元;遼寧、河南、山東及時推動污水處理、公路、供水項目建設,改善群眾居住和出行條件。
審計發現4方面主要問題
部分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或清退不及時。一是27.05億元財政存量資金未及時統籌使用或清理盤活,具體包括涉農項目結余資金、以前年度償債準備金、長期結存的財政專戶資金、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和留學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資金等。二是1602萬元土地糾紛保證金未及時清退給地方國土部門。
部分地區和單位扶貧工作中存在任務落實不到位、違規使用資金、項目推進慢和效果不佳等問題。一是部分地區扶貧貸款貼息、産業扶貧、光伏扶貧等扶貧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二是3個扶貧項目推進緩慢。三是433.47萬元扶貧資金被違規套取或用於與扶貧任務無關的支出;9706.82萬元扶貧資金閒置未及時發揮效益。四是27個扶貧項目效果不佳。
“放管服”改革推進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職責履行、行政審批仲介服務、進出口等環節仍存在違規收費、壟斷性經營服務收費或重復收費,涉及資金2.01億元。二是一些行政權力“未放開、接不住、沒管好”,其中部分工業産品生産許可審批前置條件較多,7項考核、備案、資格認定事項未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等9項行政審批和仲介服務事項清理下放後未能有效承接;“先照後證”事後監管等3個方面存在重復監管或監管不到位。三是有的投資監管、醫院資訊系統貫通不及時或線上辦理率低,影響政務服務效率和資訊資源協同。
一些重大項目存在建設進度慢、與相關規劃或配套工程不銜接等問題。一是1個煤電項目違反國家煤電規劃調控要求未經核準開工建設;2個項目未按時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導致河水水質遭受污染。二是6個項目進展遲緩,未發揮應有效用,涉及公租房、城市軌道交通、敬老院、教育資訊系統、鐵路支線及運河船閘建設。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