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財長“過招”產能過剩尖銳之問

2016年06月07日 10: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6月6日,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分別率雙方代表團出席。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中新社北京6月6日電 (記者 梁曉輝 蔣濤)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6日在北京舉行。就中國如何化解產能過剩問題,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其間的吹風會上,“過招”尖銳之問。

  “雅各布·盧財長的確問到了關于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我並沒有不適”,樓繼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笑稱,“我們本來就想讓他提,有思想準備”。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正視產能過剩問題的”,樓繼偉表示,我們去產能去庫存,去年自動減少了9000萬噸的鋼鐵過剩產能,今後還會繼續這樣做。

  此前有聲音稱,中國提出增加去產能量化指標,如“提出要降4億噸的鋼鐵產能”。對此,樓繼偉指出,其實中國早就不是中央計劃經濟了,也無法向企業下達指標。“不要把中國還想象成中央計劃經濟。”

  “國際上很多人炒作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說中國拖累了世界經濟,但中國產能過剩的積累主要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樓繼偉指出,2009年至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50%以上,其中大量是因為增加了基礎建設方面的投資,導致鋼、水泥、煤等原料產量的增長。

  樓繼偉表示,當時全球都為中國叫好,感謝中國帶動世界經濟。“我還記得當時《時代周刊》的封面,放了兩個中國農民工,說全世界都應感謝中國的農民工。”

  “現在說中國產能過剩對全球造成拖累,當時怎麼說的?”樓繼偉反問。

  化解產能過剩,會造成多少人下崗?對于外媒的追問,樓繼偉坦陳:“這個確實很難估計”。

  他以鋼鐵行業為例解釋道,宏觀看,民營企業用人少,而國有企業用人多,但鋼鐵行業的民企已佔了過剩產能的50%多;微觀看,國企用人多,但有很多公務職能沒有剝離出去,比如一些公共服務部門。“所以就很難估量,減少1萬噸鋼能減少多少人。”

  “這又回到了方法論的問題”,樓繼偉說,如果我們是中央計劃經濟,我們可以算到每個工廠要去多少產能,減少多少工人……“但我們不是計劃經濟了,所以不能這麼算。”

  他表示,未來仍會保持適度積極的財政政策,適當增加財政支出,用于下崗人員的培訓等。“如我們已經安排了1000億元(人民幣)專項資金用于人員安置。”樓繼偉說。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