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消息記者獲悉,從2016年1月4日起,上海市工商局就已暫停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注冊。這些注冊代理公司稱,只要是經營范圍里有“金融”、“外包”等字眼的注冊,都無法得到批準。
顯見的是,從2015年開始,全國各地均加強了對互聯網金融及線下理財平臺的管理。盡管正式的監管辦法未出臺,但在注冊及廣告方面均有所管制。比如,寧波去年9月就全面叫停了互聯網金融及線下理財平臺廣告,11月份更是暫停受理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中含有財富管理、投資管理及咨詢、資產管理等內容的類金融公司的登記注冊,以及分公司的設立。
重慶2015年12月29日出臺了《關于加強個體網絡借貸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立出十項軍規,其中一條是現有平臺需于2016年3月底前將自查自糾情況書面報告市金融辦,就相關經營管理和風險情況做詳細說明。
深圳則直接明確自2016年1月1日起,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李瑩瑩)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