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類七家國資投資運營平臺,80%以上的競爭類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實現證券化,設立38隻基金撬動社會投資1300億元,在全國首設國有資産審計辦公室……
作為前十年地方國資陣營中發展活躍、獨具特色的一支力量,重慶正沿著“探索國有資本運營的有效模式、優化國資佈局、改進國資監管方式”的改革大道,加速邁向“管資本”時代,改革紅利得到有效釋放。截止到今年5月,重慶市屬國有企業資産總額2.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利潤總額135億元,同比增長10%。
從2004年成立到2013年,作為全國首家地方國有獨資綜合性資産管理公司,渝富集團定位於政府化解處置不良資産、經營運作國有資産的杠桿和工具,逐步形成債務重組、土地重組、資産重組三項職能,被廣泛認同為這十年重慶國企改革發展的縮影。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幕。“科學界定國有資産出資人監管邊界,推進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建立企業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這是激發國有企業活力的前提。”重慶市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林軍如是説。
圍繞“管資本”這一主線,重慶一方面改進監管方式,健全以董事會建設為重點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17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成立了66個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在部分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二級企業採取總經理市場化選聘方式;落實企業內部薪酬分配自主權,將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許可權全面下放;加強出資人審計,專門成立了國有資産審計辦公室。另一方面,探索國有資本運營的有效模式,按現有集團改組為主、新設為輔,分類搭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3+3+1”平臺。
於是,渝富集團再次成為“先鋒”,開展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探索變身為重慶市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平臺、國有資本優化佈局操作平臺和“股權投資、資本運作”的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
“渝富正強化積極股東、進退流轉和資本運作等三項資本運營功能。”重慶渝富集團董事長李劍銘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作為股權類投資運營公司,渝富集團在試點建設中正加快形成“有投資不控股、有股權不並表、有資産不負債”的管控模式,且以財務性持股為主,不做大股東,不直接參與和干預被投資企業具體經營活動,通過董事會來參與並推動改善公司治理,更加注重國有資本流動和增值狀況,控制資産負債率,正加快實現“總資産等於總資本”的目標。
資料顯示,渝富集團目前通過股權投資,參控股企業55戶,本部資産規模達928億元,凈資産收益率達8%左右。2015年,資産總額達1981億元,投資性凈現金流由負轉正,實現利潤總額118億元。
相比而言,重慶化醫集團、重慶商社集團、重慶機電集團3戶産業類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則有著不同的模式。
據化醫集團辦公室主任楊玉蘭介紹,集團將以醫藥、鹽業、化工三大産業為核心開展主業及相關多元化投資,在堅持核心企業控股或控制地位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國有股權比例,逐步增加對生命科學領域、特種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産業的投資、股權並購,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醫藥、鹽業、化工及相關産業的國有資本歸集。
機電集團則佈局智慧製造、軌道交通、電子資訊産業、通用航空産業、風電産業等五大新産業。“力爭到2017年前後,形成一批‘産權清晰、主業精幹、競爭力強、效益顯著’的10-50億左右規模的實體企業,成為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和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綜合裝備製造集團。”機電集團副總經理劉永剛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系列的改革中,建立企業資本的市場化補充機制被認為至關重要。“重慶三分之二左右的國有企業將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適宜上市的企業和資産力爭全部上市。”林軍列出了具體任務表:積極推進四聯集團整體上市,力爭建工股份A股、川儀微電路新三板掛牌上市,完成重慶百貨定向增發,建峰化工重組醫藥股份、渝三峽重大資産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完成慶鈴股份回歸A股和城投金卡、三峰環境、民生公司A股材料申報,完成登康公司、天友乳業上市方案制定,啟動綜西貿易、西昌礦業、通航集團股改。
據李劍銘介紹,渝富集團如今探索搭建資本市場工具,著力打造上市公司集群,在運營好8戶控參股上市公司股權的同時,推進渝富集團及所出資企業加速上市。此外還探索搭建了基金工具,重點運營以戰略性新興産業股權投資基金為代表的産業基金群、以中新互聯互通基金為代表的開放型基金群、以國企並購重組基金為代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群、以高科技創新投資基金為代表的風投基金群。
這只是重慶以基金杠桿撬動社會資本的縮影。據了解,目前重慶已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12家,共組建各類基金38隻,規模達到2300億元,重點投向智慧製造、航空旅遊、生物醫藥、資訊通信等十大戰略新興産業,已投資342億元,撬動社會投資達1367億元。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