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手機app帶來海量生意 單個客戶採購開封紅薯2000噸

2016年03月25日 07:3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3月24日電 在九朝古都“開封”西南方10公里,有一個地方叫范村鄉,這裡緊靠多條公路和鐵路,交通線路縱貫全境.構成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 金豐薯業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就坐落在這裡。這裡是典型的沙區農業大鄉,是開封市西瓜、花生、畜牧生産明星鄉.盛産花生,西瓜、小麥、石榴等農作物。一個盛産花生的地方,為什麼卻開了一個薯業種植合作社呢?這要從合作社法人代表高老闆的經歷説起。

  38歲的高景雷成立這個合作社已經有6年的時間了, 在成立這個合作社之前,高景雷一直在外地自己做農産品生意——買賣紅薯。他一般從福建的莆田附近採購紅薯,然後拉到湖北、湖南去售賣。據歷史記載,紅薯最早引入中國就是在福建地區,其中龍薯9號就是由福建龍岩農研所培育出來的超早熟、超高産、適應性強的烤食型紅薯品種。這種紅薯在市場上相當受歡迎,銷路很廣。高景雷通過買賣紅薯的生意賺了不少錢。

圖:合作社的紅薯苗

  與此同時,在高景雷的老家開封范村鄉范村,村裏的農民都在種植花生,高景雷逢年過節回鄉的時候了解到,當地的花生産量大,銷路少,價格也便宜,算下來平均一畝地的花生賣完了只能賺1000多塊錢,老百姓們苦不堪言。高景雷在研究了當地的氣候和土地條件後,決定帶領村民開始改種能夠賺錢的品種——龍薯9號。“與其我天天在外面跑,替別人賣紅薯,不如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給自家人多辦事兒。”高景雷説道。

  2010年9月9號,河南省開封縣金豐薯業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了。成立初期,社員有二三十戶,佔地500多畝,完全靠高景雷和合夥人以前積累的人脈和資源找銷路,出貨量不大,一直未能擴大規模。直到2014年8月份,這個局面被打破了:高景雷開始學習使用網際網路為合作社找銷路,並在朋友的推薦下安裝了手機app“一畝田”,在上面發佈了紅薯的供應資訊之後,高景雷開始嘗到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甜頭。

  漸漸的,通過“一畝田”打來的諮詢電話越來越多,親自看貨拉貨的客戶也是絡繹不絕。一位來自東北的客戶在首次拉走了兩個挂車的紅薯之後,成了高景雷的固定客戶,天天派車來拉貨,每次都是兩個挂車,一車就能裝35噸。僅僅是這一個客戶,一個月下來就能採購2000多噸的紅薯,幾乎佔合作社紅薯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一。用高景雷的話來説,就是各地的大客戶交替出現,走貨不斷,生意越來越好做。

  短短兩年的時間,合作社的規模越做越大,並且兼併了其他兩個小的合作社。目前為止已經擁有社員160余戶,紅薯土地生産面積達3300余畝,優良紅薯苗繁育基地200畝,擁有農業技術科技人員8名,每年上市優良紅薯苗6000萬株,每年上市商品紅薯6000余噸,加工澱粉紅薯3000余噸,每年出售紅薯澱粉能力1000余噸。合作社的良好發展,直接為每戶合作社成員增收萬元以上。

  高景雷談到將來,説:“這個事業我會一直做下去,既能幫助當地鄉親們發家致富,改善大家的生存狀況,又不用在外到處奔波勞累,還能通過手機結識更多更優質的大客商,這是一舉三得的大好事兒。”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