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3月2日電 (記者 吳蘭)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孫愛民2日在合肥透露,“十二五”期間,共有48.72億元(人民幣,下同)社會資本助力安徽“找礦”“探礦”。
礦産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安徽作為中國重要的能源生産基地之一,多舉措推進中國地質找礦“358”行動。
孫愛民在安徽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介紹,“十二五”期間,安徽地質勘查累計投入資金70.37億元,其中社會投資48.72億元,累計完成鑽探工作量596萬米,新增金屬及能源礦産地67處,包括39處大中型以上礦産地。
“十二五”以來,安徽已探明金寨沙坪溝鉬礦1個特大型礦藏,廬江小包莊鐵礦、寧國竹溪嶺鎢多金屬礦等5個大型礦藏。其中,金寨沙坪溝鉬礦估算鉬金屬量239萬噸,儲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潛在價值超過6000億元;廬江小包莊鐵礦估算資源量3.3億噸;寧國竹溪嶺鎢多金屬礦僅鎢資源量6萬多噸。此外,在原生金剛石找礦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面對大宗礦産品價格持續下跌、礦業市場萎縮低迷的嚴峻局面,安徽充分發揮社會投資的拉動作用,加快推進皖江經濟帶綜合地質調查和國家級整裝勘查區找礦工作。”孫愛民表示,安徽今年還將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礦業投資合作。(完)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