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中企“走出去”持續火熱 政府將加大金融支援

2016年03月07日 07:18: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原標題:中企“走出去”持續火熱 政府將加大金融支援)

  2015年,在強勢人民幣匯率等因素的支撐下,很多中國企業趕上了全球經濟低潮期跨境並購的熱潮,對包括歐美高端市場在內的標的進行了大手筆的收購。

  目前看來,這一趨勢還在延續。

  隨著人民幣匯率逐步回調,新的一年,中國將以什麼樣的方式,繼續順應趨勢,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合適的政策工具呢?

  6日上午,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介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十三五”規劃綱要時也重點談及,2016年,將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援的力度。

  中企“走出去”或將繼續活躍

  2015年可算是中企整體“走出去”與“産能合作”的大年。目前看來,2016年很可能將繼續延續這一趨勢。

  根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2015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5個國家/地區的653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對外投資7350.8億元人民幣 (折合11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4.7%。

  而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延續。1月份,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787.6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影響同比(下同)增長18.2%。

  例如,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國化工”)2月3日宣佈,願以約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先正達。此舉不僅讓中國化工坐穩中企“並購王”的座椅,還將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規模一舉帶入400億美元時代。

  徐紹史在會議上指出,産能合作實際就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抓手。

  他介紹説,首先是優勢裝備和産能加快出海。中國在鐵路和核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鐵路至少已經啟動建設的有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鐵路已經開始勘測,巴西到秘魯的兩洋鐵路也開始勘測。中國在核電領域跟法國電力公司合作,進入了英國市場,同時巴基斯坦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電機組也已經開始建設,和阿根廷也簽署了相關協議。鋼鐵、有色、建材優質産能也開始規模化地向外轉移。

  他重點列舉了對外投資工程承包帶動裝備出口快速增長,去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180億美元,增長幅度為14.7%,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有2100億美元,增長了9.5%,而且國際産能合作雙邊的、多邊的、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加快。

  這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有智慧的“買買買”,中國的一批國有對外承包公司及民營公司,也開始利用高額的外儲,逐步把觸角伸向那些以前壁壘較高的發達市場。

  從非洲到巴基斯坦,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部副總經理張保中負責企業的海外事務超過30年了。

  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説,在歐美市場的收購都是戰略性的。比如,去年,中交建投資了近70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第三大建築公司約翰·霍蘭德公司。經過整合,雙方的利潤、營業額、新簽合同都有很大提升,協同效應非常好。該交易成為中國建築企業在澳大利亞迄今最大規模的投資。

  同一時期,他們還在美國收購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鑽井平臺的設計公司F&G,包攬了80%的全球設計業務,與中國港機的鋼結構較強的加固能力相結合。現在,新加坡、菲律賓、美國、中東的很多鑽井平臺已經開始由整合後的公司設計製造。

  美國市場尤其矚目。2015年,我國內地美國投資同比增長超過60%,創歷史新高。這還不包括那些可能繞道中國香港等第三方互投的資金。

  商務部對外合作司負責人最近也指出,中國企業目前正在開展的對美並購項目金額也超過百億美元,如海爾股份公司54億美元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大連萬達集團35億美元收購好萊塢傳奇影業等,預計2016年對美投資將繼續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

  將加大金融支援力度

  關於未來,徐紹史重點強調了金融支援。

  徐紹史指出,2016年,中國國際産能合作將會採取更多的措施來予以推進。鐵路建設,優勢産能轉移等爭取有更多實質性的進展。

  “非常重要的就是,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援的力度。“ 他説。

  這個部分也體現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實施一批重大示範項目。落實和完善財稅金融支援政策,設立人民幣海外合作基金,用好雙邊産能合作基金。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製造金字品牌。

  根據中國對外承包商會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金融機制創新也在為項目運作提供新助力。為促進“一帶一路”項目合作,中國政府籌建了絲路基金,推動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還將構建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近年來,隨著本幣互換合作國別的增多和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在政策性金融機構之外,商業性金融機構也在加大對境外投資和工程項目的支援力度。

  這其中,有中國企業不可忽視的優勢——雄厚的外匯儲備。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的過程中,受到被收購方歡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全款現匯(down payment)。

  中國高額的外匯儲備與較為封閉的管理方式,一直以來在國際和國內都飽受質疑。一個普遍的説法是,中國政府並沒有藏匯於民。此外,對外投資方式又主要以購買收益率較低的美債為主,在金融危機以後,這種投資的政治經濟風險,都在逐步放大。

  周世儉認為,包括中國化工對先正達的收購,都是“將好鋼用在刀刃上”的漂亮動作。未來希望能繼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這種方式用好中國的外匯儲備。

[責任編輯:吳曉寒]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