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上海鳳凰深度佈局共用單車:試水社交,舊自行車也要連接起來

2017年05月10日 10:22:24  來源:澎湃新聞網
字號:    

  PA18,1960年下線,至今銷量1869萬輛。

  鳳凰自行車試圖全面佈局共用單車,通過牽頭規範行業標準,讓現有家用單車進入共用市場,讓中國重回“自行車王國”。

  上海鳳凰自行車辦了場成立120週年盛典。

  5月8日,上海鳳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79,上海鳳凰)控股子公司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舉辦成立120週年慶典。典禮上一位年逾八旬的老用戶,將陪伴了自己53年的自行車捐獻給了公司。

  鳳凰自行車品牌其實創立於1956年,所謂120週年的歷史,需要追溯它的前身——1897年創立的、國內首家華人車行同昌車行。

  經歷了轉型陣痛的上海鳳凰如今趕上了共用單車的風口。

  5月6日,ofo與鳳凰自行車簽訂大單,將在未來1年內協議採購500萬輛自行車,其中100萬輛將由鳳凰自行車的海外行銷網路投放海外市場。

  上海鳳凰董事長王朝陽認為,最近幾年自行車行業發生劇烈變革,商業模式和經營模式迎來大考,從業者每天都在做生死抉擇。在此背景下,搭上共用單車發展機遇的鳳凰自行車正在推動自行車市場,讓中國重回自行車王國。

  上海鳳凰副總裁劉兵稱,鳳凰自行車正在積極參與和行業一起摸索、制定共用單車的行業準入標準。

  中華老字號混改轉型

  上海鳳凰前身為1897年創立的同昌車行,其由民族企業家諸同生於上海創立,並成為國內華人的第一家自行車行;1956年,同昌車行轉入自行車工業系統,創建了新中國自行車第一品牌——鳳凰牌自行車;1958年,公私合營聯合上海市267家小廠組建成立上海自行車三廠,60年代中期鳳凰牌自行車開始大量生産上市。

  在隨後相當長的時間範圍內,自行車和縫紉機、手錶一併成為當時年輕人的結婚“三大件兒”,鳳凰自行車時至今日仍寄託著很多老用戶的情懷。

  在5月8日的典禮現場,一位年過八旬的陸姓老先生將自己于1964年購置的PA12型28吋自行車捐給鳳凰自行車。他稱自己28歲時,花了自己當時4個月的工資170元,托關係才買到這款當時的“概念車”,風光一時。直到今天,自己82歲了,車輛仍能正常使用。

  1980年9月,鳳凰自行車成為國內首個進入歐美市場的中國自行車品牌;1981年上海自行車三廠與上海汽車起重機廠跨界合併。1986年,自行車三廠為主體聯合國內諸多企業成立鳳凰自行車(集團)公司,隨後於1992年成立上海鳳凰自行車公司,並於次年改組為上海鳳凰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同年登陸A股,作為第一家自行車公司成功上市,並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和“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鳳凰自行車也曾經歷過轉型的陣痛。

  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鳳凰自行車因市場環境變化,加上企業産品變革遲緩、背負的社會職能擔子重等原因,經營方面出現大幅度下滑。

  上海觀察曾援引現任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俞躍峰的觀點稱,當時很多員工坐等業務到府,很長一段時間裏,外貿部門員工基本就是“接單員”,加上産品老化,結構單一,出口業務在2009年萎縮到了40多萬輛。

  在此背景下2010年,上海鳳凰引入民營資本,通過混合所有制體制改制,成為一家集自行車、童車、電動車、醫療器械等産品生産研發銷售為一體的集團企業。同時,公司也在全面調整,精簡人員,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據上海鳳凰2016年度財報顯示,全年營收達6.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6.76%。上海鳳凰全年外貿銷量逾百萬,其中七成以上是新車車型。

  據了解,鳳凰自行車在天津及江蘇建立了兩個自主製造工廠,並聯合上述兩地及廣東的自行車行業産能優勢,提供製造服務。以此謀求“品牌國際化,上海總部重在行銷和研發,全國佈局生産基地”的集約型戰略佈局。

  鳳凰電助力新産品U1,未來可提供行進中充電等服務。

  共用單車風口

  壓力遠未消失。

  上海鳳凰董事長王朝陽稱,最近幾年,自行車行業發生劇烈變革,消費群體從中年人向青年人、兒童轉型,商業模式和經營模式迎來大考,從業者每天都在做生死抉擇。

  2016年,共用單車的崛起給自行車行業點了一把火。

  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認為,共用單車讓自行車行業換了打法,脫離過去只重生産的窠臼,逐漸關注運營模式。

  馬中超稱,過去一年裏,90後團隊殺入市場、資本燒錢共用單車把行業打懵了,之前行業只著重車輛製造,缺乏考量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如今,共用經濟率先在出行領域開花結果,恰恰行業以機會,通過網聯化和國際化,將海峽兩岸間的自行車行業差距從30年縮短為10餘年,甚至在共用、互聯領域,我們還走到了前列。

  王朝陽認為,鳳凰自行車搭上了共用出行的風口,未來著重模式創新,通過不斷演變,會帶來更多可能。

  據了解,2016年,上海鳳凰與ofo達成戰略合作,定向開發,首批2萬輛單車已經投放在美國矽谷及英國倫敦,成為國內首個進軍海外共用單車市場的製造企業。

  王朝陽認為,現在自行車行業前景廣闊,不必急於切分蛋糕。同仁應該攜手把蛋糕做大,把産業規模做起來。

  據5月6日上海鳳凰的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與ofo共用單車運營方簽訂合同大單,將在未來一年內協議約定採購500萬輛自行車,按2016年度公司運作情況,這將給鳳凰自行車帶來4000萬元人民幣的收益。同時,將有100萬輛ofo共用單車將借船出海,通過鳳凰的行銷網路投放海外市場。

  王朝陽稱,共用單車為城市交通出行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以北京市中心1-5公里的短距出行為例,過去一年,使用汽車出行的比例從38%縮減到20%,共用單車實現了有效替代。

  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表示,共用單車不但促進行業業態變化,還將促進城市各領域共用化的步伐;同時,居民通過規範使用單車,也提高對自身信用水準的重視,提升城市文明水準。

  王朝陽稱,鳳凰自行車試圖通過公共自行車為代表的慢出行,讓中國重回自行車王國。

  連接用戶已有的自行車

  同日,鳳凰自行車推出了兩款電動助力自行車新産品。

  據介紹,兩款新産品均貼合共用出行市場,並針對産品痛點進行了多種改良,據稱車載電源可作為充電寶給手機充電,通過太陽能和動能回收給車鎖供電。此外,為避免二維碼遭破壞,還實現了通過手機藍芽匹配一鍵開鎖等功能。

  上海鳳凰副總裁劉兵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稱,這兩款産品可實現“使用者、運營商、政府管理部門”三者利益最大化。

  車輛通過電子圍欄,指定停車位置,避免違停,有效破解監管難題;同時符合規範的電助力自行車,也給使用者更為舒適的體驗,將1-3公里出行距離延伸至5公里。

  劉兵認為,共用單車市場正在消費升級,此前是標準化的短途出行工具。未來,類似于公路賽車、山地車等更多差異化品類單車也有可能加入共用。

  劉兵還稱,共用單車是大勢所趨,鳳凰自行車正在積極參與和行業一起摸索、制定相關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佈會現場,鳳凰自行車首次提出“雲動智慧出行技術平臺”,通過APP及系統管理後臺,將個人用戶和運營端用戶加以整合,並將以APP為端口嘗試做社交、電商、O2O等一系列跨界合作。

  有分析人士稱,上述舉措表示鳳凰自行車野心並不止于作為自行車製造商,其在共用出行領域裏,有更為豐富的想像空間。

  有接近鳳凰自行車的人士稱,公司在嘗試通過開發“智慧硬體”,讓自行車用戶手中的各類自行車都能夠投入共用領域。

  目前的共用單車市場中,自行車的投放均由共用單車平臺完成,車輛也都是統一生産的新車。而鳳凰自行車的設想是,在個人用戶的自行車上,加裝一個智慧硬體,把個人手中的自行車連接起來,依據一定的規則,共用使用。

  接近ofo的人士向澎湃新聞稱,其中一款電助力自行車已經被ofo選中,未來將試水投放電助力單車。

  對此,馬中超稱,目前國內的電動自行車標準滯後,使得各城市推廣態度不同,電助力自行車作為新品類,在新的國標出臺保駕護航前,較適合在道路資源較為充沛的城市先行試水。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