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衣服有人陪逛街,選衣服有人管搭配。找陪購很方便,不就是幾百塊錢的事兒嘛。”家住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的王女士是一位30歲出頭的白領,“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去還要忙家裏的事情,根本沒有大把時間去逛街,陪購可幫我解決了大問題”。
近年來,在太原市各大商場裏,出現了一個新的服務群體--陪購師,他們年齡大多在30歲左右,以“陪人逛街”為職業。
陪購師的出現究竟能帶給顧客怎樣的便利?新興的職業訴求又是否有必要的監管規範呢?帶著這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展開調查。
陪購服務很方便
“以前沒有在意過自己的裝扮,畢業後找工作,應聘首要條件就是形象過關。”小張是山西某高校應屆畢業生,最近正為自己應聘的形象發愁,一次瀏覽網頁時,無意中發現了“陪購師”的推薦,因此決定試一試。
在與陪購師電話聯繫之後,小張按照要求向對方預先發送了自己的照片、身高等個人資料。第二天下午,在陪購師的陪同下,短短兩個小時,小張順利買到適合自己氣質的兩套衣服,並支付了陪購師500元。“預約很方便,整個過程我需要做的就是試穿推薦的衣服,這樣的服務太讚了。”小張説。
專業陪購師,又叫“陪同購物師”“時尚買手”,主要負責陪人逛街,通過為顧客推薦衣服、化粧品、配飾等,幫助顧客改善外在形象。
記者在百度輸入“太原陪購師”後發現,除了服裝設計,還有專業的美粧、形象顧問室,辦公地點不固定的私人陪購。甚至,網頁還顯示了不少提供“陪購師”包裝的培訓機構和報名途徑。
根據搜索資訊,記者來到“天美新天地”附近的一家形象顧問店。
“太原能提供陪購服務的有四五家,我們店裏通過陪購把好幾種業務串聯起來,給顧客完整的打造形象。”形象顧問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定價不是很高,一個小時300元,兩三個小時就能解決問題”。
“陪購可不是簡單的逛街,這裡面學問多著呢!”作為專業陪購師的小楊這樣告訴記者,“我們做陪購的,帶客戶出去之前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要了解顧客的髮型和衣櫥資訊,整理出顧客的個人形象報告。而後通過顧問店的測試結果,判斷出顧客適合哪些品牌,能駕馭哪些風格。每個來這兒的顧客不一樣,得區別對待”。
在和客戶短短幾個小時的“一對一”逛街中,陪購師要做的是在服裝賣場快速找到最適合客戶的服裝搭配,給客戶設計滿意的外在形象。這樣的工作內容要求陪購師對時尚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敏銳的觀察力,品味不俗,還要眼光精準。
“一個合格的陪購員是經過長期修煉的,即使花半年時間修煉,也只是一個基本合格的陪購員。”小楊説。一個成熟的陪購員,一般兩三個小時,就能搞定兩三套衣服,而且除了報班學習,自己還要抽空學習,他自己就在專門的服裝學院進修,課餘時間還自學了色彩、性格、心理方面的知識。
專業的培訓機構首先要進行理論培訓,包括基礎的服裝搭配、對服裝的認知、什麼樣的衣服給人什麼感覺配什麼樣的人等理論知識。然後要求準陪購員多去逛街、看品牌,並多次試穿,了解市場,總結經驗。
陪購過程易生糾紛
雖然陪購之前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式,但陪購産生的糾紛也著實讓雙方頭疼。
“有時候,你覺得服務不錯,但是顧客不滿意。我們根據自己給顧客的定位提供搭配方案,但是有些顧客接受不了我們選定的風格,還有一些人不想在我們推薦的地方買東西。”已經做了3年職業陪購師的小張這樣對記者説道。
談起此前的一次服務經歷,小張頗有點無奈。
去年4月,一個40歲出頭的男顧客找到他,説是要購買陪購服務。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收費是按小時來計算的,這名顧客一開始逛街就不停地催,用了不到3個小時,我們就挑出了他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小張説道。
然而令小張沒想到的是,買了一件衣服之後,那位顧客覺得他們從中賺取回扣,説什麼也不肯在實體店消費了。
“沒辦法,我們只能後續給他在網店上挑選了合適的衣服,發給他連結,讓他自行購買。”小張説。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過了一段時間,那位先生又找到我,説之前選購的衣服款式不夠新穎,讓我們給個合理的解釋。當時他的要求是我們要一下子推薦四個季度的衣服,結果,過後又出現這種訴求。”
“最後我只能去給那位先生道歉,還返還了一部分費用。雖然這種情況不多見,但處理起來特別麻煩。打嘴官司不説還浪費時間,一般都是我們選擇息事寧人,畢竟顧客至上嘛!”小張説道。
記者了解到,許多短期的陪購服務只是達成口頭約定,一旦發生糾紛,雙方很難以合理的方式去解決,而這也對消費者的維權造成不小困擾。
服務多為一次性,是陪購師市場的一特點。小楊告訴記者,和其他行業一樣,陪購服務也需要有一定的固定客戶群,來保證陪購師的收入。“但這個只是理想,大部分都是一次服務結束後就再沒音訊了!”
而在一家企業做HR、享受過陪購服務的李女士道出了很多顧客的心聲,“陪購服務需求肯定是有的,但站在收入的角度來説,每個月四五千元工資還要固定拿出一部分來購買這樣的服務,並不現實”。
“而且陪購師購物前做的一系列測試,包括服裝風格和搭配類型時,我們自己心裏也有了基本的認識。逛街幾個小時下來,自己也就知道自己適合些什麼樣的衣服了。有些時候覺得自己不夠時髦,多看點時尚雜誌,微博、微信關注點時尚博主完全能滿足。”李女士説。
此外,陪購師搭配風格的相對固定,也是很多顧客不願意購買長期服務的原因之一。“畢竟每個人的眼光不同,我們也想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李女士表示。
陪購隊伍紛繁複雜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作為新興行業,一些人看中陪購師的有利可圖,卻又懈怠于繁冗的培訓。他們缺乏正規的從業資質,或找不正規的網站推銷自己的服務,或利用街頭小廣告的傳播力推廣自己的服務。
“有些人甚至打著陪購師的名號,和商家串通一氣,引導你高價消費。”採訪中,曾經被“黑陪購”坑過的王女士對記者説道。
去年6月,聽朋友推薦陪購師的王女士想改變一下自己的穿衣風格,決定享受一下陪購服務。
在網上搜索之後,王女士聯繫到一名專業陪購師,對方號稱經過專業機構培訓,服務絕對令客戶滿意。在確認併發送資料後,王女士在陪購師的帶領下來到太原一家商場某品牌店買了兩套衣服。
“當時感覺他們似乎認識,反正兩人一唱一和讓我試衣服,兩套衣服花了近一萬塊錢。”回家後的王女士越想越不對勁兒,走訪該品牌的另一家店後發現自己多花了近兩千元。
“給陪購師打電話是關機,去商場人家又不承認,關鍵咱又拿不出證據,只能吃啞巴虧了!”王女士無奈地説道。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