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點擊排名

習近平4.19講話一周年:下好先手棋 樹好新三觀

2017年04月17日 10:38:35  來源:宣講家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4·19”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他的講話對全國網信工作具有持久的指導意義。一年過去了,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起正確的“群眾觀、權力觀、治理觀”,才能將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貫徹始終。

  一馬當先,樹好“群眾觀”。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當前,互聯網迅猛發展,深刻地改變和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給我們黨的執政方式帶來了深遠影響。如何走好網絡時代的群眾路線,是擺在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面前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如今的群眾,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已然變身網絡“草根”,匯聚在一個千變萬化的網絡“草野”,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心聲和訴求。如果領導幹部不能一馬當先,及時了解網絡民意,解決網民訴求,那麼就會失去黨與群眾的血肉聯係,失去黨的執政根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時時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首先放低姿態走進網絡時代,與人民群眾同向同頻同步,跟著群眾上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這才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應具備的“新功能”、“新配置”,是走好新時期群眾路線的關鍵。

  先知先覺,樹好“權力觀”。網民來自五湖四海,水平參差不齊,觀點和想法也五花八門,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我們不希望網絡上是一個聲音、一個調子,像是“大合唱”;我們希望網絡上是和諧的聲音、美妙的聲音,像是“交響樂”。領導幹部不能高高在上,對網民要求過于苛刻。一些部門和領導幹部,思想僵化,不追求真理,不注意學習,一看到群眾批評之聲,或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新銳看法,動不動就“管制”,動不動就“封殺”,不僅扼殺了網絡乃至社會的活力和創新力,而且破壞了黨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網絡作為一個開放性平臺,有其自由性和多樣性,要注意區別對待。對于建設性意見,領導幹部不妨“洗耳恭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尋求幫助的,領導幹部要果斷“出手相助”;對于言論錯誤的,要及時引導糾正。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怎麼關?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作用。領導幹部要利用好網絡這面“鏡子”,不僅照別人,而且照自己,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要正確看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先發制人,樹好“治理觀”。網絡空間已然成為公共空間,如果任由其自由發展,就會烏煙瘴氣、生態惡化,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發展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它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確保互聯網可管可控。”我們既要理直氣壯地唱響網上主旋律,又要有理有利有節開展輿論鬥爭。一方面要善于運用網絡新媒體,改進宣傳方式,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形成網上“正能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另一方面要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對于錯誤的思想觀點,該澄清的要澄清,該批駁的要批駁,主動發聲;對于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行為的,要主動出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對于不明情況的群眾,要主動引導,理清是非界限,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爭取和團結大多數群眾。此外,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網絡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康運行。只有這樣,才能為廣大網民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總之,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深刻領悟總書記在4.19講話中蘊含的新網絡輿論觀,發揮主體和主導作用,真正做到先行一步、與時俱進,處理好群眾、權力、治理之間的關係,才能使“中國號”巨輪在網絡的大潮中立身潮頭、引領潮頭,維護好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4.19講話一周年#下好先手棋 樹好新“三觀”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