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央企業合作懇談會在北京舉行。雙方圍繞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新興産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沿邊開發開放等重點領域進行了交流,內蒙古就338個合作項目作出重點推介,邀請中央企業投資合作。現場共簽約重大項目88項,總投資額4020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表示,“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將抓住大力推動協同發展,抓住新機遇,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與中央企業開創更加廣泛的合作空間。
引入央企項目互利共贏
在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央企業合作懇談會分會場,包頭、鄂爾多斯、興安盟、通遼、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烏海、巴彥淖爾、阿拉善盟等9個盟市分別與中央企業、全國性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簽署重大項目投資協議。
合作才能發展,合作才能共贏,合作才能提高。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央企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內蒙古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歷史機遇,全面開展、不斷深化同央企的務實合作,推動央企的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同內蒙古的資源、産業、區位等優勢相結合。
依託大企業、實施大項目、發展大産業、構建大集群、建設大基地,一個個體量大、品質高的優質項目在千里草原拔地而起,一戶戶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優勢企業在內蒙古茁壯成長,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借助內蒙古資源豐富的綜合優勢,華能大唐等全國五大發電集團以及神華中煤等中央企業,積極在內蒙古投資興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貢獻。中石油、中海油、中國鋁業、國家電網等也參與了內蒙古區屬企業的戰略性重組,實現了雙方的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介紹説,截至2016年底,僅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央企在內蒙古設立的各級子企業就達940多戶,資産總額1.1萬億元,2016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900多億元。
拓寬領域轉換發展動能
在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央企業合作懇談會分會場,巴彥淖爾市與部分央企和民企先後簽訂協議38個,項目金額達470多億元。
“過去,對外合作的領域多數集中在能源和礦産領域,此番合作更多地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集中。”巴彥淖爾市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説,比如國家電投集團的光伏發電項目在做大做強風電與光伏産業的同時,兼顧土地綜合利用和生態修復,根據電池組件支架的高低,種植適宜沙漠生長的農作物600畝,種植苜蓿、梭梭等牧草2400畝。同時發力大數據産業,為引進的大數據採集應用企業投資建設“國信高地烏拉特前旗混合數據存儲産業園”,建立1萬個機架的雲計算中心、研發中心和大數據中心。
作為央企在內蒙古投資最早的城市,包頭在新一輪合作中碩果纍纍,簽約項目56個,投融資總額3470億元,涉及央企27家和國內知名企業14家、全國性金融機構9家。同時,央企與包頭的合作領域也由最初的軍品生産轉到軍民融合發展、資源綜合利用、高端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産業培育和投融資合作多個領域。
“過去人們一説包頭,印象就是草原鋼城。現在,鋼城不僅裂變出稀土城、裝備城、絨紡城,隨著煤基産業大項目的落地,城市的工業體系將更加完備。”包頭市委常委、副市長賀偉華把神華包頭煤制烯烴升級示範項目看做“大金娃娃”,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張建民表示,當前,內蒙古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無論是轉換新舊發展動能,還是打造新引擎、新支撐,都有許多值得投資的領域和空間,將為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在內蒙古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合作共謀未來
在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央企業合作懇談會上,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農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十三五”期間,對當地重點項目給予不低於40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支援。
近年來,農行內蒙古分行不斷創新融資方式,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穩步推進,累放貸款265億元;創新美麗鄉村産業基金,共獲批21支,總規模635億元。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000多億元,全力支援內蒙古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
中央企業的項目注入,再加上全國性金融機構的大力扶持,讓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穩。2016年11月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大會,科學描繪了今後一個時期內蒙古發展的宏偉藍圖。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將重點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産加工基地、綠色農畜産品生産加工基地、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和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努力走出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後勁更足、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子。每個發展理念和戰略決策部署的背後都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和強大的動能,必將為內蒙古與央企進一步深化合作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李紀恒表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央企業的合作,將從強化政策扶持、健全服務體系、優化投資環境等方面不斷加大支援力度,為駐內蒙古央企提供一流營商環境。(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陳 力)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