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兩年來東北經濟陷入疲軟,外媒寫了一篇又一篇關于中國東北經濟萎靡的觀察評論文章,為遠在千里之外的黑土地操碎了心。東北經濟怎麼了?新一輪東北經濟振興怎麼幹?為解答這些疑問,1月9日至14日,由中央網信辦指導的“直擊東北經濟”主題活動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同步展開。由網絡媒體和權威專家組成的聯合採訪團分赴東北三省實地調研以求解東北困局“新藥方”。光明網以下刊發第七篇“直擊東北經濟”係列專家約稿以饗讀者。
作者: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劉小寧
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黑龍江省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次重要講話精神,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注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積極推進優勢資源與創新驅動相結合,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增長領域,奮力爬坡過坎,實現了“穩中有進”,為黑龍江振興再添新彩。
“穩”在速度
2016年一季度黑龍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1%、上半年同比增長5.7%、前三季度同比增長6.0%,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保持了逐季企穩的良性態勢,為實現年初確定全年預期增長6%乃至更高目標奠定了穩固基礎。
“穩”在就業
在黑龍江省經濟較快增長的正向拉動和部分傳統產業去產能的負向影響的作用下,全省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截至9月末,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43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0萬人,增長1.4%。
截至9月末,全省新增就業人員50.3萬人,登記失業率4.35%,比上年同期下降0.04個百分點(控制在目標4.5%以內);登記失業人員40.2萬人,減少0.1萬人,下降0.2%。
“穩”在收入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財政收入增長由負轉正。2016年1-9月,公共財政收入836.9億元,同比增長0.6%,比上年同期加快16.4個百分點。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1-9月,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仍保持同步。2016年1-9月,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幅高0.4個百分點。
“穩”在物價
在PPI下滑和CPI溫和上漲的情況下,地區生產總值絕對值逆轉萎縮的不良態勢,初步走出整體通縮局面,難得實現了可變價格與不變價格下的同步增長。2016年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2%,其中城市上漲1.0%,農村上漲1.7%;2016年上半年,全省價格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1—6月份,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0.8個百分點。
各月漲幅分別為1.8%、2.3%、2.3%、2.3%、2.0%、1.9%,呈先揚後抑走勢。特別是2—4月連續3個月CPI漲幅均為2.3%,為過去24個月的最大漲幅;PPI降幅逐月收窄。1—6月份平均,PPI同比下降3.9%,跌幅比去年縮小0.7個百分點。各月跌幅分別為5.3%、4.9%、4.3%、3.4%、2.8%、2.6%,跌幅逐月收窄,呈現出較強的回穩勢頭。
“穩”在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走出低速徘徊局面,工業投資提速積蓄後續增長動能。固定資產投資走出2014年與2015年同期投資增速均在2%左右低速徘徊的困局。
1-9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85.3億元,同比增長5.6%,比上年同期加快3.6個百分點;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182.1億元,同比增長5.9%,比上年同期高13.8個百分點。
“進”在中央關懷
在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黑龍江省代表團審議期間提到,“黑龍江農業很重要,將來去了肯定要看農業”。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伊春市、撫遠市、佳木斯市、哈爾濱市等地,深入農村、企業、林場、科研單位進行考察調研。在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黑龍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習總書記希望黑龍江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在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習總書記指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老工業基地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習總書記兩次針對黑龍江的重要講話,是對黑龍江省廣大幹部群眾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奮發有為、再立新功的巨大精神鼓勵,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積極進取、有所作為。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出臺的《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幹重要舉措的意見》等含金量高、指導性強的係列文件也都對黑龍江振興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進”在深化改革
黑龍江省全面推進以龍煤、農墾、森工為重點的國企改革,為破解體制機制束縛,充分釋放發展活力奠定了基礎。一是“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探索建設農業現代化的新體制、新機制,引領和推動農村改革實現第二次飛躍,進一步釋放了黑龍江省資源要素潛能,全面提高了黑龍江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的能力,加快了黑龍江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黑龍江省墾區的農墾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破除農墾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弊端,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找準了突破口。農墾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推進政企社企分開,確立國有農場的市場主體地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農墾企業集團和國有農(牧)場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實體,為促進黑龍江省墾區和地方農村農業一體化發展,更好發揮農墾在全省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業,破除了體制障礙。
三是龍煤集團加快實施“五年三步走”改革脫困規劃,近期爭取生存,中期恢復健康,遠期謀求發展,全面建立兩級法人主體,下放“五項權限”,做到“五自經營”,到2018年實現扭虧,爭取到2020年全面建成治理結構規范、資源配置合理、主業安全高效、產業集成多元、市場競爭力突出,企業經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的國有資本能源產業投資控股公司。
四是森工以改革創新激發新動能、以深化改革解決前進中的老問題,按照《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要求,以內部政企分開為主線,進一步完善總局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和試點林業局改革方案,在柴河、清河、綏棱、五營林業局進行試點,完成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任務,重點理清資源管理、社會管理、企業經營三條線,組建國有林區管理局,依法履行森林資源管理和林區社會行政管理職能。雖然目前黑龍江省農墾、龍煤、森工改革任務依然繁重,但改革產生的力量更強,發展潛力更大。
圖為哈工大集團出品的服務機器人 光明網記者張琳/攝
“進”在創新
自2015年黑龍江省啟動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向高新技術產業化要增量以來,又相繼出臺了《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激勵人才創新創業若幹政策的意見》、《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關于黑龍江省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改革的實施細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黑龍江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互聯網+”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等一係列高含金量的文件和配套措施,為黑龍江省依靠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從根本上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水平,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核心動力。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新注冊成立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焊接產業集團等1911家科技型企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達322家。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進程加快。物流、信息、金融、旅遊、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明顯提速。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成立于2014年12月,擁有專利技術372項。圖為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總部的專利牆。光明網記者張琳/攝
“進”在結構調整
“十八大”以來,黑龍江省圍繞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子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打造“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電尾”五頭五尾全產業鏈,加快振興實體經濟。通過拉長鏈條、集群配套、龍頭帶動,實現資源效應最大化,提升產業產品附加值。創新升級傳統優勢產業,把存量企業、項目和園區轉化為新的增量,推動縣域傳統優勢產業不斷升級、形成規模;創新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航空航天、燃氣輪機、高精尖焊接、機器人、傳統高端汽車、石墨和鉬等新興產業發展,搶佔經濟和科技制高點;創新升級現代服務業,圍繞“青山綠水”和“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發展新經濟、新業態、新產品,挖掘新的資源增值潛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大力發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務、信息、電子商務等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在三次產業結構調整中,突出彌補工業短板;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突出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在資源型城市和資源型產業發展中,突出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在第三產業發展中,依托黑龍江絲路帶建設,走國際化、市場化之路。總體來看,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成效凸顯,一產三產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高,工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呈現積極變化。
“進”在揚長補短
黑龍江在全國牢固確立了第一糧食大省重要地位,為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畜牧業、食品加工業、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堅實基礎;黑龍江省具有森林、江河、濕地、冰雪等豐富自然資源所形成的突出生態化優勢,為發展旅遊、健康養老服務業等創造了獨特條件;黑龍江省在石油、煤炭等資源開發及深加工方面潛力巨大,為資源型城市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提供了發展空間;黑龍江省在推進以對俄合作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注重與俄遠東地區開發戰略對接。推動與日本、韓國經貿合作,推動與澳大利亞、新西蘭農牧業合作,擴大與歐美合作領域,鞏固與港澳臺合資合作,具有全國其它省區無可比擬的突出優勢,為提升黑龍江省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作用和功能,保持著對俄貿易、投資的領先地位創造了良好的區位條件。
此外,黑龍江省創新驅動、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強化管理、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等方面也都有明顯優勢和潛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黑龍江省加快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係列政策和“雙百工程”建設的支持帶動下,具有本地優勢的產業呈現加快發展的積極態勢,帶動了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提速,加快了產業結構優化進程。1-9月,“雙百工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88億元。其中,對接《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施工項目83個,完成投資95.5億元;資源深加工類施工項目79個,完成投資56.7億元。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引領帶動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入提速期。同時,依托黑龍江省綠色、生態、冰雪、寒地等獨特優勢,把青山綠水、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圖為第29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的主雕塑
“進”在改善環境
黑龍江全省各地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面清零,建立行政權力標準目錄,完善省行政權力信息管理平臺功能;推進投資審批改革,下放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權限,將省級審查批準報告表、登記表和涉及開荒的農業項目、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普通省道網公路項目、改裝汽車制造和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自備電站項目、不增加產能的煉鋼煉鐵技術改造項目等6類報告書項目全部下放,環評變更審批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審批同步下放;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建立職業資格目錄清單並實行動態調整,按相關程序向社會公布。
在全面實施企業“四證合一”登記制度基礎上,整合統計登記證,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整合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實現只需填寫“一張表”、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辦理工商及稅務登記;整合基層行政執法力量,市、縣兩級整合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機構組建統一的市場監管機構,加快推進城管領域、文化領域、商務領域的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基本建成電子證照庫、統一的綜合政務服務窗口、統一身份認證體係,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行政審批全過程接受電子監察、網上行政審批法制監督和社會監督;砍掉各類無謂的證明和繁瑣的手續。
“進”在擴大開放
以哈爾濱為中心,以鐵路為主軸線,以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為輔助線,以沿線城市進出口產業園區為重要支撐,暢通聯接亞歐的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為把黑龍江省打造成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樞紐,開創經濟發展新格局,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和新的發展動力。國家出臺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又對黑龍江省做了重要定位:“完善黑龍江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以及黑龍江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推進構建北京——莫斯科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國家印發的“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將黑河和綏芬河列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節點城市,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列為重點產業園區;把中國—俄羅斯博覽會作為與博鰲亞洲論壇等論壇(展會)並列的重要國際交流平臺;把哈長城市群列為比照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內陸腹地戰略支撐重點區域,大力推動區域互動合作和產業集聚發展;將黑龍江省中俄原油管道復線工程、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華信中俄現代農業合作區、中俄合作猶太自治州木材加工園區等部分重點項目列入優先推進項目清單。這些都為黑龍江省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有所作為提供了新的機遇。2016年前三季度,黑龍江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115.2億美元,雖同比下降28.7%,但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3.3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6.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收窄7.9和7.4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