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奧迪“再合資”數據面面觀 迫於産能壓力的大眾

2016年12月26日 10:50: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統計表明,上汽大眾在2016年的實際産能可達213萬輛,未來的産能將超過300萬輛,達到306萬輛;如果將工廠的實際産能釋放,可達314萬輛。在龐大的産能預期和極速釋放下,更多新車型,甚至是新品牌的導入,無疑會成為技術和車型提供方——大眾集團亟需解決的最迫切問題。

  臨近歲末,當人們盤點汽車行業一年來所發生的大事時,無論哪一個“版本”,奧迪與上汽的合資傳聞都佔據重要地位。一件爭議極大並不被廣泛看好的合作,為什麼當事幾方卻正襟危坐地談起來了。那麼,當事各方的初衷到底是什麼?其積極推進的動力何在?

  今天,不妨讓我們從奧迪再合資“主角”之一的大眾集團看一看,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其積極推進這一談判。為了報道的客觀性,中國經濟網記者以查閱大量公開報道的數據作出説明。

  在經歷了內部高管之間的“宮鬥”和震驚全球的尾氣排放作弊事件之後,大眾汽車在其最大的單一市場和最大利潤來源——中國不但來不得半點差池,甚至只能是孤注一擲:增長,再增長。表現在合資企業層面,就是不斷地讓産能:擴充、再擴充。

  早在10多年前,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便飽受産能不足的困擾。當時,由於大眾汽車在華銷量增長接近100%,兩家合資公司: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員工都不得不加班加點。

  為了徹底解決産能不足的問題,大眾旗下兩家合資公司共同加速在全國範圍內的産能戰略佈局。

  以上汽大眾為例。截至目前,作為國內最早的合資企業之一,上汽大眾在國內已有6個生産基地8座工廠建成投産,規劃産能總和為205萬輛。其中,上海安亭的三座工廠擁有80萬輛産能(蓋世汽車網2014年7月8日報道),主要生産大眾新Polo、朗逸系列車型、途觀、途安及斯柯達晶銳、野帝;南京工廠擁有30萬輛産能(《山西晚報》2014年9月30日),主要生産大眾新帕薩特和朗逸;儀徵工廠擁有30萬輛産能(《新華日報》2012年7月27日),主要生産大眾新桑塔納及斯柯達昕銳、昕動;寧波工廠擁有30萬輛産能(新華網2013年10月24日報道),主要生産斯柯達新速派和新明銳;烏魯木齊工廠擁有5萬輛産能(《新疆日報》2012年4月27日),主要生産新桑塔納;長沙工廠擁有30萬輛産能(《湖南日報》2015年5月25日報道),主要生産朗逸。

  事實上,在不同階段,為應對産能不足,上汽大眾的安亭、南京和儀徵工廠實際釋放的産能明顯高於規劃産能。如上海安亭3座工廠的實際産量曾達到82萬輛(人民網2014年10月31日報道);儀徵工廠的實際産量為36萬輛(中國網2012年5月15日年報道),這表明上汽大眾在2016年的實際産能規模可達213萬輛。

  另據上海環保局2016年9月5日發佈的公示,上汽大眾安亭二廠正在進行産能擴充,其産能將由現在的20萬輛/年提升至36萬輛/年,至此,安亭工廠的産能將達96萬輛;再加上寧波工廠40萬輛的預留産能(《北京晨報》2014年6月10日),烏魯木齊工廠25萬輛的預留産能(《新疆日報》2012年4月27日),長沙工廠30萬輛的預留産能(《三湘都市報》2015年5月25日),上汽大眾未來的産能將超過300萬輛,達到306萬輛;如果將工廠的實際産能釋放,未來産能可達314萬輛。

  在龐大的産能預期和極速釋放下,更多新車型,甚至是新品牌的導入,無疑會成為技術和車型提供方——大眾集團亟需解決的最迫切問題。“順理成章”,奧迪與上汽的“再合資”就談起來了。(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原創報道組)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