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是否落戶城裏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

2016年07月26日 10:44:4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在城鎮化問題上,不能追求數字指標,不能讓農業轉移人口“被落戶”,要允許農民“等等看”。如今,農民關心的不是簡單的戶口本上的城鎮或農業字樣,關鍵是依附在它後面的社會保障和各項福利能否同步跟上。因此,不妨在農民“等等看”的同時,積極完善配套改革措施,增加戶口背後的含金量

  近日,有媒體在全國多地調查發現,在不少試點中小城市,儘管農民進城落戶已實現“零門檻”,但農民落戶意願普遍不高。筆者認為,無論城鎮化、半城鎮化,還是逆城鎮化,都要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權。在城鎮化問題上,不能追求數字指標,不能讓農業轉移人口“被落戶”,要允許農民“等等看”“比較下”。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發展狀況很不平衡。有相當部分農民為自己轉不成市民而苦惱,但也有一些農民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比城裏差。有一些農民在城市定居、工作,但出於種種考慮,沒有選擇戶口遷移;有些人甚至覺得農村戶口含金量增加,已超過城鎮戶口,願意將戶口遷到農村。當然,這只是部分地區的情況。在大城市近郊,城鎮化會帶來土地升值,承包地徵地補償、宅基地價格上漲。而對於大多數縣域的農區,農民戶口含金量增加有限,農村發展依然遠遠落後於城市。

  但是,無論何種情況,農民都有選擇是否到城里落戶的自由。由於政策的限制,一旦農民在城里落戶很難再遷回農村;原本是城鎮戶口的,更不能遷到農村。農民關心的不是簡單的戶口本上的城鎮或農業字樣,關鍵是依附在它後面的社會保障和各項福利能否同步跟上。目前,對農民落戶“零門檻”的多是三四線城市,即使進城的農民選擇落戶,他們也看不到直觀的好處。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少農民對此不積極也是正常的。

  當然,這一現象的出現,有可能影響城鎮化率一時的提升。但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要警惕過於看重城鎮化率指標的傾向。總體看,我國城鄉間差異越來越小,但不同農村間差距卻仍然很大。農民不再簡單嚮往城市戶口,而看重戶口背後的含金量有多大;也不再簡單想要逃離農門,而是看經濟安全感和情感歸屬感強不強。因此,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搞強迫命令逼農民進城落戶的事情。

  一些報道提到,農民不願落戶到城市是因為擔心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收益權益落空。事實上,中央多次強調要切實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現階段,農民工落戶城鎮,是否放棄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必須完全尊重農民本人意願,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收回。這對於提高農民進城落戶積極性、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為進城農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責,一些地方提出要農民以“宅基地換房、承包地換社保”,是違反中央政策精神的。在一些地區的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用承包地、宅基地、集體資産收益權只換來了一套城鎮住房和低標準社保,既沒有當地市民的高標準福利,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這種不安全感,加劇了農民把農村戶口及其背後的土地當成“護身符”的衝動。

  相對農民工單個人的城鎮化來説,農村家庭的城鎮化很難一蹴而就。城鎮化不同於工業化,無法只依靠經濟快速增長而實現。而農民一旦徹底離開土地,就要承受很高的城市生活成本,比如子女教育、醫療保險等,農民對此依然存有顧慮。因此,不妨在農民“等等看”的同時,積極完善配套改革措施,增加戶口背後的含金量。(喬金亮)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