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整體呈現貶值趨勢的情況下,部分中國居民將人民幣換成美元,購買美元理財産品一時走俏。
數據顯示,2016年11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再次擴大,達1861億元人民幣,而據金融數據服務企業Wind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含外資銀行)共發行美元理財産品合計超過960隻。
國是直通車從多家銀行了解到,過去一年諮詢、搶購美元理財産品的客戶明顯增多。在一家地處北京的商業銀行工作的小何告訴國是直通車:“特別下半年,買美元理財的人越來越多。”
想在匯率變動上賺一筆而進行美元理財真的“看起來很美”嗎?國是直通車告訴你,做美元理財有幾個問題你絕對不能忽視!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美元理財無收益率優勢
對於普通居民來説,個人在境內配置外幣資産的選擇面較窄,只能持有外幣存款或購買品種有限的外幣理財,而通過QDII投資的話門檻較高,風險和波動較大。
一年期美元定期存款收益率在1%左右,而人民幣則在2%左右;美元理財産品收益率在2%左右,而人民幣則在4%。
挖財投資總監李佳認為,相比人民幣,美元存款利率及理財産品收益率並無太大優勢,而高風險、高回報的外幣産品也不適合穩健型投資者。“人民幣匯率並不具備大幅貶值空間,人民幣投資組合收益率超過貶值幅度的可能性很大,普通投資者還是以投資人民幣理財産品為宜。”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亦指出,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水準仍處於低位,歐、日實施“零利率”政策,美國的利率水準也較低,外幣存款利息和外幣理財收益率都明顯低於人民幣存款和理財。
換言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沒有達到一定程度,那麼美元理財就是“賺吆喝賠錢”的買賣。
“美元理財和人民幣理財天然利差就有2個百分點,拿人民幣理財的確定收益率去對賭一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不確定,不太明智。”法國興業銀行(中國)董事總經理何昕這樣告訴國是直通車。
中信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孫煒算了一筆賬:2016年初購買美元,一年時間裏在匯率操作上的收益是超過6%,算上無風險投資收益率人民幣比美元高2%左右,扣除之後匯率操作確實仍有4%左右的收益率。
他進一步稱,若考慮到投資于境內房産或權益類等風險收益相對較高的領域,4%的收益率就未必具有明顯吸引力了。
此外,孫煒強調,若想真正實現上述4%的收益,還需把美元再換成人民幣才能“落袋為安”,否則名義上的收益仍是美元理財産品的2%。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