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增至16家 行業資産總額破千億
2016年被認為是消費金融大爆發的一年,中國的消費金融公司已經由試點轉向常態化設立。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毛宛苑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國內已批准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共有16家,未來還將有一批消費金融公司批籌。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成熟一家、審批一家”,推動設立常態化。
機構紛紛搶灘10萬億市場
高速增長的消費貸款需求使得市場快速成長擴大,銀行、電商等各行業機構也都紛紛盯準這一藍海,搶灘10萬億市場。
據盈燦諮詢與融之家12月11日聯合發佈的2016消費金融生態報告,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住戶部門的短期消費貸款餘額達到4.65萬億元,再加上非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平臺約3000億元的貸款餘額,我國當前消費金融市場規模約為5萬億元。同時,我國居民短期消費貸款幾年來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未來有望快速成長為超過10萬億元的市場。
目前,銀行、電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小貸公司也在紛紛搶灘消費金融市場。據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毛宛苑透露,目前國內已批准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共有16家,已批復籌建但尚未開業的有3家,正在審核的有3家,進行論證輔導的有5家,未來還將有一批消費金融公司批籌。
值得注意的是,與如今正在水深火熱中的分期市場相比,消費金融市場在發展風口期就已經開始有風險防範意識,各機構行業並不是無門檻、隨意進。極融科技CEO許一震也表示,欲嘗試消費分期的商戶數量非常龐大,但受限于諸多門檻,只能望而卻步。
“多頭供債”是最大的風險
根據清華大學發佈的《2016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消費信貸用戶以30歲以下中低收入群體為主,61.41%的客戶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超過一半客戶信用卡額度為0。在申貸過程中,55%的用戶將易得性(即資質要求和審批難易程度)視為選擇消費貸款的最重要因素。
招聯消費金融總經理章楊清表示,目前他最大的擔心是,消費金融行業由於激烈競爭,過度授信,同時,消費者可能不具備足夠的金融知識,導致客戶多頭供債,“這是最大的風險”。
中國的消費金融公司已經由試點轉向常態化設立,資産規模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在“藍海”背後,市場競爭也在加劇,目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貸款率為4.11%,貸款撥備率4.18%。
毛宛苑建議,消費金融公司應堅持場景化。同消費場景的緊密結合有利於消費金融公司切入客戶實際的信貸需求,既利於精準行銷,也利於控制風險,形成金融與消費的良性互動。
李稻葵:“保住底線 讓子彈飛”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費金融行業資産總額為1077億元,同比增112%;行業累計發放貸款2084億元,同比增111.26%。
“還有巨大潛力。”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對於中國消費金融的前景信心滿滿。他指出,中國消費拉動GDP的比例已超70%,以藍領勞動群體為代表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金融行業又不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在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消費金融仍有增長潛力。
“創新來自於基層,創新來自於企業,創新來自於年輕人,所以讓子彈飛,讓消費金融創新公司多走一段時間,才能讓消費金融行業進一步發展,甚至超越很多發達國家現行的實踐,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一些中國方案。”李稻葵表示,同時不要讓消費金融引發系統性風險,消費金融公司不要出現一些重大的、連鎖性的資産負債表經營方面的風險。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