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保險新貴高舉高打 險資老兵且戰且退

2016年08月15日 08:47: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漫畫/張驪潯

   一家外資壽險公司負責人介紹,萬能險能使保險公司在短時間內做大資産規模。而只有做大規模,壽險公司才能在投資領域擁有話語權。“100億元至200億元規模的保險公司沒有什麼話語權,規模做到1500億元至2000億元,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方式上就有很多選擇,比如投資領域更廣,拿到的資産更優質、價格更低廉。”

   與近期保險“新貴”高調舉牌上市公司不同,傳統保險資管公司的投資經理且戰且退,隨指數上升逐漸降低倉位。他們不求盈利,但求減少虧損。保險資金的投資行為出現巨大分化和不同以往的新情況,如何規範險資的投資行為是個新課題。

   且戰且退

   雖然是80後,小趙已經是一家中型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的資深投資經理。管理著數億元資金的他,今年以來完全以“防禦”的姿態在二級市場波段操作,毫不戀戰。

   “我們現在對市場更謹慎了,實行的是目標管理,到3000點減倉10%,3100點再減10%,逐層減。年初到現在整天虧錢,現在的目標是要把虧損減到5%以內。”小趙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的情緒有些低落。

   去年中,小趙被資本市場狠狠教訓了一頓:大盤幾乎跌停的時候,小趙還喊著抄底加倉,結果把當年的盈利全部虧光,在本金回撤10%左右才被迫斬倉。

   之後小趙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幾乎空倉。直到今年初才試探性地買了幾隻自己熟悉的股票,而這正是幾大險資“新貴”在資本市場上頻繁舉牌大出風頭的時候。

   “保險公司的錢很多是通過銷售産品募集而來,每家公司的投資策略不同。現階段資産荒,缺乏好的投資渠道和標的,所以有些激進的保險公司就用舉牌的方式控制上市公司,逼迫上市公司高分紅獲得高收益。而我們公司頂多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不會到舉牌線。”小趙透露,如果買入上市公司股份達到5%的舉牌線,需要資管公司投審會批准,流程很長。不可能像某些保險公司那樣想舉牌就舉牌。“也就是説,舉牌哪家公司很多時候是保險公司股東意志的體現,根本不是我們這些投資經理能夠決定的。”

   小趙所在的保險資管公司今年以直接買股票為主,配置基金的比例很少。“因為部門領導的判斷是,今年出現系統性行情的概率很低,倒是長期配置優質股票的好時機。而基金很多時候是吃系統性行情的飯,所以公司的策略是精選個股。不過,我對一隻股票的持倉時間不會超過1個月,能賺10%很滿意了。”小趙説。

   高調舉牌

   在傳統險資謹慎配置權益類資産的時候,保險“新貴”卻在高調舉牌。不僅投資行為與傳統保險公司迥異,從産品發行開始,這些保險“新貴”的做法就讓業界感到不安。

   “這兩年大量銷售的高收益理財型萬能險産品,後來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收益率。保單持有人退保時,只要不低於當期國債收益率,保險公司就不算違規,估計有些投資者要受損。”某外資壽險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理財型萬能險多為高現金價值,即萬能險賬戶在保費進入賬戶後的第二年就高於已交保費,保單持有人即使退保也有收益。目前市場上的萬能險預期收益率普遍高於存款利率、銀行理財收益率。其中非高現價的萬能險,例如傳統保險公司平安、國壽等銷售的産品預期收益率多在4.2%至5.4%;而安邦、前海、生命等銷售的高現價萬能險預期收益率在4%至8%左右。這類高現價萬能險保單儘管名義上為3年至5年久期,但往往實際久期只有12個月。

   萬能險還有銷售渠道的成本。目前絕大部分高現價萬能險在銀保渠道銷售,按1.5%至2.5%渠道成本計算,總的負債端成本高達6%至9%。

   今年1月至5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是萬能險)達759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8%。中金公司指出,萬能險最近幾年的高增速完全由高現價萬能險所驅動,主要是由中小型壽險公司銷售。

   上述外資壽險公司負責人介紹,萬能險能使保險公司在短時間內做大資産規模。而只有做大規模,壽險公司才能在投資領域擁有話語權。

   “100億元至200億元規模的保險公司沒有什麼話語權,規模做到1500億元至2000億元,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方式上就有很多選擇,比如投資領域更廣,拿到的資産更優質、價格更低廉。”該人士透露。

   靠高現價萬能險做大規模的險資頗愛大手筆舉牌上市公司。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共有約31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下轉A02版)其中,安邦人壽舉牌8家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其次為前海人壽,舉牌7家上市公司。

   保險界人士介紹,為了保證保險公司的現金流,舉牌上市公司的保險公司必須在下一年出售更多的萬能險以保費收入兌付上一年的鉅額退保。如此往復,風險可想而知。

   關聯交易是另一座水下的冰山。“看看萬科的舉牌事件,安邦和前海人壽之間的關係讓人浮想聯翩,但從公開披露的資訊看,交易是合規的。”上述外資壽險公司負責人説,“通過舉牌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做法,對於大多數保險資金而言不是最優選項,因為保險公司的長項不是公司治理。”

   監管加碼

   直到晚上8點多,某保險公司投資中心的負責人李總才回到家。“在公司開會,保監會目前要求保險公司自查多項風險。以前只是幾家主要的公司自查,這次不一樣,是全行業自查。自查之後監管部門還要現場檢查。”該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李總分析,舉牌上市公司的保險資金,在當年沒有什麼實際收益,而且舉牌的這部分股權有鎖定期。所動用的資金成本至少有6%,以1年期為主。一旦後續資金接不上,又出現大規模退保情況,保險公司的流動性問題堪憂。如果考慮到關聯交易,流動性危機很容易擴散到全行業。

   “我們就在重點自查資産負債錯配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利差損風險,檢查資産負債的久期匹配和收益率匹配情況,重點檢查業務現金流、資産流動性情況和流動性風險的防範應對。”李總透露。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依賴萬能險的壽險公司杠桿倍數顯著高於傳統壽險企業。萬能險較高的收益率迫使同行難以下降負債端成本,而資産負債的極度不匹配則會加劇公司現金流風險,在加息或監管趨嚴的情況下甚至進一步提高負債端成本。如果行業內出現較為激進的壽險公司破産或者償付能力過低的情況,則會影響到整個行業聲譽。(記者 高改芳)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