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校友鉅額捐款引關注,高校捐款“誰來捐、如何捐、怎麼花”

2017年05月19日 11:06:30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最近有不少關於捐款的消息。

  5月3日,浙大接受校友企業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捐贈,獲得11億元捐款。

  5月16日,浙江通策集團向浙大捐贈2億元,分10年捐完。

  鉅額的捐款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大學捐款的關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高校捐款還在起步階段,撇開國內外高校辦學體制和社會習慣不同的因素,國外相對成熟的捐款體系,值得借鑒。

  他表示,高校捐款的問題,歸根到底三個方面:誰來捐,如何捐,怎麼花。

  問題一:誰來捐

  今年初,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公佈的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總額突破230億元,受捐金額上億的有39所高校。其中清華大學以受捐25.29億元的金額居首,浙大7.66億元,居第八。

  據統計,去年,全國高校累計捐贈在1億元以上的校友(含集體)有50多人,清華、北大最多。

  熊丙奇表示,目前國內高校捐款主要還是以少數精英校友為主,通俗點説就是富豪校友,普通校友的捐款很少。比如北京大學到2013年,累積獲得校友捐贈12.93億元;但其中,校友黃怒波一人的捐款,就佔了10.14億元。

  而在國外,比起富豪的大筆捐款,普通校友的捐款才是大頭。同時,他們更看重校友捐贈率這一指標,好的學校一般能達到30%以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甚至高達68%,這意味著100位校友中有68人捐款。“而國內的比例,僅在1%-2%。”

  他説,比例懸殊當然也有辦學體制等原因,但是讓更多的普通校友捐款而不僅僅依賴某位富豪的捐贈,應該是今後國內高校捐款的方向。

  “捐款比例少,背後的深層原因是目前國內不少大學對於學生培養的忽視,很多學生對大學沒什麼感情,自然談不上感恩和回報。”熊丙奇表示,“2010年,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捐了800多萬美元給耶魯大學,而不是國內的母校,當時很多人罵他忘本,但大家都沒看到張磊此前創業失敗後是耶魯大學的基金幫他東山再起的。高校在收捐款的同時,也應該問問自身,為學生做過些什麼。”

  ●不過,記者了解到,國外高校捐款方式也一直存在爭議,最主要的質疑是捐款換錄取書。普利策獎得主、《華爾街日報》記者丹尼爾·金在其《大學潛規則》一書中,曾調查“多少錢才能買到一張進入常春藤盟校的門票”。據其調查,排名前25名的美國大學,10萬美元是必須的;排名到了前十名,25萬美元只是“及格線”,上百萬美元也是常事。

  問題二:如何捐

  長期以來,國內的高校基本都是依靠政府撥款來辦學,對於社會捐贈並不太重視。

  據教育部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公立院校的資金來源中,政府財政撥款的比重在60%左右,有些高校的事業收入佔比更高一些。

  2013年的官方數據顯示,16個省市的32所985高校(全國一共39所)獲逾450億元的資金,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264.9億元,地方協議配套資金186.33億元。而在當年,全國高校校友捐贈額為13.66億元。可見比起撥款,捐款所佔比例非常低。根據《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中國高校在2014年獲得社會捐贈收入佔總收入的0.54%。

  而在國外,比如美國,高校的財政經費所佔比例在15-30%,其他幾乎都靠捐款。

  2015年,財政部、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的通知》,提出中央高校捐贈配比專項資金項目,引導和激勵中央高校積極吸引社會捐贈。

  此後,很多高校對於社會捐贈的熱情高漲。但是因為捐贈體系不成熟,也曾發生過一些爭議事件。

  比如2016年北京師範大學校友邱季端將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贈給了母校,引發贗品質疑。

  同樣在去年,廈門大學建南大會堂座椅面向校友認捐。每個座椅認捐費高達2-5萬元,引發“天價座椅”爭議。

  類似事件的發生,也表明國內高校捐贈方式上的不規範,有時也給捐贈者帶來麻煩。

  不過近年,很多高校對於捐贈的配套工作日漸成熟,各種學校的基金會也陸續成立。同時,借助日益便捷的網際網路,捐款變得更加方便。

  對此,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比較好的高校,捐贈的渠道已比較完備,捐款數額也逐年增長。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全國高校累計接受校友捐贈總額突破230億元。

  熊丙奇建議,國內高校應該主動改變籌款的思路,不要一味等待土豪校友大額捐款,而應擴大普通校友的常態化捐款。

  問題三:怎麼花

  隨著高校捐款的增多,近年來,使用是否透明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錢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一般大額的捐款,捐贈人都會通過協議指定用途。比如是發獎學金、建教學樓還是投入科研領域。

  例如這次浙大11億元的捐款,根據雙方協議,將用於成立“浙江大學遂真産業與金融研究中心”,支援浙江大學人才隊伍建設、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等,首期捐贈1200萬元用於設立“浙江大學淳真國際交流獎學金”,定向獎勵學校優秀學生開展海外研修、國際交流、聯合培養等項目。

  但是,一些沒有協議規定用途的捐款,其最終流向和用途,有時是筆糊塗賬。

  熊丙奇告訴錢報記者,目前高校受捐資金的使用沒有專門的規定,一般是以《慈善法》和《高等學校資訊公開辦法》等法規進行公開,但是經常會出現滯後或者不夠細緻的情況。

  熊丙奇表示,國外高校的捐款去向都非常詳細,因為你一模糊,人們就不願意捐了。“當然,很大程度上也跟國外高校基金會以做投資為主有關,因為這些高校要靠基金會來賺錢以維持學校的運轉,這和國內高校有本質上的區別,國內高校的捐款目前依然屬於錦上添花的階段。”(記者注:國外高校基金會的投資也不是都能賺錢。比如哈佛大學2016財年的投資回報率為-2.2%,還虧了。)

  熊丙奇表示,高校捐款的透明化也有助於對捐款者的監督,這幾年,分期捐款已經成為大額捐款的主流,一般都是分10年捐款。“第一年捐了,大肆報道,接下去幾年呢,會不會中斷變成假捐,這都需要給公眾交代。”

  (原題為:《高校捐款,歸根到底三個問題 誰來捐,如何捐,怎麼花》)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