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網絡犯罪黑色產業鏈趨向無國界 “年產值”超千億

2016年08月17日 08:54: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來自中國的網絡犯罪團夥,在歐洲、美國設立釣魚網站,通過嚴密的團隊協作返回國內進行詐騙。這已經成為網絡犯罪常態,由此形成的黑色產業鏈也開始愈演愈烈。

  《經濟參考報》記者16日從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獲悉,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安全國際執法合作,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積極營造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重實效的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執法合作格局。

  猖獗 超半數網絡犯罪現“跨國性”

  “近年來網絡犯罪呈現出跨國犯罪的趨勢,中國先後跟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在合作打擊網絡犯罪領域達成共識。”中國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鐘忠16日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951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0.3%,同比增長2.4%。如此龐大的網民群體已經成為攻擊目標,網絡犯罪日益猖獗,且出現跨國化特徵。

  “跨國進行網絡犯罪是為了隱藏自己的犯罪行為。”360公司創始人兼總裁、360網神董事長兼CEO齊向東說,國內的黑客選擇通過跨國式的跳板對自己的國家網絡進行攻擊,正是利用國家之間的網絡安全協同較弱的特點,因為各個國家只能在自己國家內進行取證,溯源難度高。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兩年跨國網絡犯罪率逐年攀升,目前已經超半數,預計將很快超過80%,甚至達到100%。

  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籌委會秘書長、360首席反詐騙專家裴智勇向記者勾勒出這條跨國鏈條的運營模式,為了規避國內網絡監管,越來越多的犯罪團夥,開始利用境外服務器進行跳板,利用國內外監管存在“中空”地帶而實施犯罪,從而增加監管打擊難度。對于境外的服務商而言,因為受害者都是中國居民,接不到任何投訴,也不知道是誰注冊的網站,無法接觸到施害者和受害者,便也不會對釣魚網站進行打擊。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境外團夥有組織、有計劃進行國際網絡攻擊,集中在教育、科研、能源、公共設施等領域,已經威脅到國家安全。

  據了解,去年4月起,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累計查破刑事案件75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00余名,繳獲信息230億條,清理違法有害信息35.2萬多條,關停網站、欄目610多個。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