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環球時報社評:希望蒂勒森好好了解東亞和中國

2017年03月16日 06:28:22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抵達日本,展開亞洲之行。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抵達日本,展開亞洲之行。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昨晚抵達日本,開始他上任以來的首次東亞之行。他將先後訪問日、韓、中三國,先訪問日韓,突出美國與它們的盟友關係,後訪問中國,但最重要的話題大多都在他與中國同行之間。

  蒂勒森這次來東亞有很突出的背景,一是朝鮮半島局勢出現近年罕見的緊張,已經“喊打喊殺”了。二是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有可能四月份在美國舉行峰會,給中美關係定調。另外蒂勒森也算來東亞“拜碼頭”,熟悉情況。

  在這三個國家蒂勒森都要談美國同它們的雙邊關係,其中中美雙邊關係當然是最重的。另外他走到哪都要談朝核。相比之下,蒂勒森在韓國沒多少可談的,美國防長馬蒂斯不久前剛去韓國,安全問題他都説了,蒂勒森不會有什麼新話。與日本他可能談些貿易,但安倍已經去過美國,蒂勒森的任務也不算重。

  中美就不一樣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尚未明晰,雙方正處在相互摸底、試圖最大限度影響對方的時候。在習特會舉行之前,雙方應都不會鬆勁;習特會之後,今後四年中美打交道的方式應該會形成基本輪廓。

  美方近日拋出與中國發展“以結果為導向的、有建設性的關係”這一新提法,美方尚未充分展開對它的解釋,但據一些學者解讀,華盛頓所説的“結果”首先是指中國在經貿領域向美方讓利,而“有建設性”則可能指這一過程不是消極博弈和對抗,而是製造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過程。

  華盛頓似乎想讓過程溫和些,但它不會讓對美國有利的結果打折扣,因而這一提法潛含了咄咄逼人的意味。

  北京應當向對方表明態度,過程的建設性必須與結果的建設性相一致,美方的利益只能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來實現,而不應期待用“損中國”來“肥美國”。

  我們要讓特朗普團隊徹底搞清楚,共贏是全球化時代的唯一法則,美國獨贏而四方皆損,這樣的局面誰也操作不了。因為市場經濟已經滲透到了全世界,北京和華盛頓即使想合作操縱一個對美方大舉讓利的國家間模式,也做不到。中國的市場和企業不會接受那樣的安排,換成日韓,情況也將差不多。

  特朗普政府可以把更多資本從世界各地調回美國,但那些資本回去以後,就很可能不再有活力。當前形成的資本流向和産業分工都是自然形成的,即使國家有一點干預,那也往往是國家政治屬性的最低呈現,是各國政府在履行對國家經濟無法推卸的責任。

  特朗普政府可能還是有些想當然的傾向,比如指責中國操縱匯率,也就是斷言北京在促人民幣貶值。但連中國的大媽們都清楚政府在努力穩定人民幣匯率,防止它大幅貶值。這樣的想當然也存在於華盛頓對可以超越經濟規律從中國割一塊肉走的認識上。

  這麼多年,中國從沒有想過“坑美國”,事實上,中國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也缺乏“公開坑美國”的能力。中國經濟這些年發展比美國快,一是結構性原因,二是中國人就是更勤勞些,整個東亞社會都比歐美社會更吃苦耐勞。特朗普政府需要從美國內部機制上尋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突破口,而不是試圖讓世界對美國“朝貢”。

  在朝核及南海問題上,美國都不應以為它佔盡道理。華盛頓必須尊重北京的利益和態度,就像北京反過來尊重它的利益和態度一樣。這兩個地緣政治單元都緊貼著中國,北京既更容易受到周邊局勢爆發的損害,也有在關鍵時刻針對周邊問題出手的更大決心。換任何一個大國都會是這樣,中國一點都不特殊,特朗普政府對此應認真揣摩。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