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一方高大能幹來自印尼;一方矮小堅強來自中國,生個“孩子”創奇跡:臨危受命發動綠色革命,風雨50載改變吃大米人的生活。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8日報道,不久前,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收到一份奇特的請柬,去參加在德里一家豪華酒店舉行的50歲生日派對,不過,慶生的是一種大米,名字只有首字母縮寫:IR8。
報道稱,主持派對的印度農業部長巴格特形容,IR8的誕生“是印度歷史上偉大的一刻”。確實如此,如果説有哪種農作物贏得了為不惑之年舉杯的權利,IR8當之無愧。
當年,29歲的印度農民勞埃是第一批領教IR8非凡品質的人之一。現在他年近八旬,回首往事,依然忍俊不禁。1967年,他在自己位於印度東南安德拉邦的小農場種下第一株IR8。那時,水稻一公頃産量頂多也就是1噸半,他回憶説,IR8第一次就是大豐收:産量每公頃10噸。
轉年,他們村種植的1000公頃IR8收穫的種子被分送到印度各地,整個國家歡天喜地慶豐收。IR8隨後獲得“奇跡稻”的美譽。
據信,IR8挽救了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改變了數以百萬計人的生計。回想上世紀50年代,很明顯,佔世界人口一半的亞洲面臨一場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
報道稱,大米佔亞洲人攝入熱量的80%。1960年,兩家美國慈善機構(Ford和Rockefeller基金會)聯手在菲律賓創建“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他們認為,雜交技術的進展也許能夠提供避免災難的答案。
新的科研小組兢兢業業地雜交收集來的一萬個水稻品種。庫什博士告訴我,這個過程一般是費時費力的。他是農學家、遺傳學家,1967年加入IR8開發小組。
庫什説,“通常,每年的産量只能增加1%到2%。”但是IR8不同。它的“雙親”分別是:高大、高産的印尼種(PETA)和矮小、堅強的中國種(DGWG),結果生出的“孩子”非常優秀。庫什説,“全世界自古以來就沒有出過這類事,一步就讓大米産量翻了一番。”
報道稱,事實上,有研究結果顯示,理想條件下,IR8的産量可能是傳統大米的10倍。IRRI目前的負責人莫雷爾解釋説,創造奇跡的原因是:雜交出的品種矮小,“日照的絕大部分能量都用在長稻粒,每棵稻子長出的米粒更多。矮小意味著噴灑化肥時稻子不易倒伏。”
IR8迅速在亞洲各地推廣,産量急劇上升,亞洲避免了饑荒。大多數農民都從産量上升中受益,産量增加意味著價格降低,消費者也受益。
但是,莫雷爾承認IR8並非完美。改種的農民太多,以至於在亞洲某些地區,IR8成了唯一的水稻品種,減少了生物多樣性,引發其他風險:如果出現蟲災、疾病,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另外,使用的化肥大量增加也導致污染。當然,還有大米的口感和口味問題。IR8像“粉筆”,而且煮熟後發硬。多是多了,但不好吃。
報道稱,現在,也許沒有了饑荒的風險,但是水稻研究所仍在研發新品種,選擇的項目反映著世界面臨的新威脅。他們主要的工作包括研發可以承受氣候變化的水稻品種。同時繼續開發幫助應對營養不良的品種。
IRRI也在研究有利於對付食品過剩引發後果的新品種。在亞洲,糖尿病是個大問題,IRRI幫助開發出導致血糖指數更低的水稻品種。也就是説,米飯人吃下去後緩慢釋放能量,將血糖維持在更穩定水準,這對管理糖尿病相當重要。
庫什説:“亞洲人口45億,全吃大米。大米的價格僅是‘綠色革命’前的一半兒。上世紀80年代,亞洲50%的人挨餓,現在只有12%。”IR8大米創出奇跡、改變世界。這樣的業績難道不值得慶生?
勞埃收穫第一批“奇跡稻”。(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