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11月10日文章,原題:電子商務興盛導致更多競爭者加入,中國的包裝製造商發現利潤被壓縮 中國的包裝製造商們正在積極籌備本週五的“雙十一”,早在這股網購熱潮開始前,他們就囤積了大量紙板並雇傭了更多員工。中國這股網購熱潮流轉的貨物要比美國黑色星期五和網購星期一的總和還要多。
“雙十一”是由中國網路零售巨頭阿里巴巴發起的。在這個日子來臨之前,包裝材料的需求就躍升至原來的三倍。江蘇昆山嘉澤包裝公司的老闆孫景運(音)從十月上旬開始就雇傭了更多員工以應對這個情況。
然而每年的雙十一包裝業務的利潤都有所縮減。2010年前後中國電商開始迅猛發展,更多的包裝製造商也應運而生。由於紙板和膠帶的成本上升,對外售價下跌,包裝業務的利潤空間不斷收縮。
去年年初才進入這個行業的孫老闆説,“現在好像每個人都在做快遞包裝生意,價格競爭十分激烈。”“由於太多人涌進這個行業導致利潤下降。”
電商行業也呈現這種趨勢,賣家和快遞公司在其中只能賺取一點點利潤。這種大規模的網路線上銷售市場改寫了零售業的格局,對實體店造成了衝擊。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個行業吸引力十足。據中國國家郵政局上個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包裝行業共消耗了99億個紙板箱和170億米膠帶,這兩者數量較前一年都上漲了50% 。
這些包裝製造商會把他們的紙箱和膠帶賣給各大快遞公司,例如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快遞,然後這些快遞公司會把賣家的貨物打包好送到買家手中。
越來越多的網購消費者刺激了快遞行業的發展,他們會在網上購買各式衣服、化粧品、零食還有電影票。網購平臺包括阿里巴巴的天貓商城以及它的競爭對手京東商城。去年雙十一,天貓商城的交易量達到了14億美元。很多公司的觀察家預計這個數字本週五將被超越。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