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公佈了與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對中國經濟金融形勢進行了分析評估。報告表示“中國正在繼續轉向可持續的增長,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進展”。
特別要關注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6年中國經濟報告給出了6.6%的增速預期,這個數字較年初的預計上調了0.1%。這上調的0.1個百分點,看似不多,但放置在調低美日歐等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增長預期的背景之下,卻充分顯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經濟走勢的信心。
以日本為例,受國際經濟形勢動蕩、國內投資、消費“兩架馬車”乏力的影響,日本內閣上月已經將2016財年GDP的預期增速從1.7%下調至0.9%。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日本經濟預期的態度顯然更為悲觀,調低日本今年經濟增長預期至0.3%,明年甚至僅為負的0.1%。與此相比,給中國上調的這0.1個百分點顯的難能可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表示,中國在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城鎮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穩定、協調的政策有助於中國實現成功平穩的經濟轉型,同時也有利於世界經濟。那麼這份報告的依據是什麼,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又有哪些建議呢?
所謂第四條款磋商,是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定第四條款,由IMF派出工作人員小組訪問成員國,收集經濟和金融資訊並與該國官員討論經濟發展情況和政策。回到總部後,工作人員準備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將構成執董會討論的基礎。IMF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6%%,較年初預計上調0.1個百分點。對此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分析,雖然比上半年增速6.7%低一點,但反映了IMF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有所提升,從這個角度上來講,IMF對中國經濟上半年的表現表示了肯定。
此外,對於經濟增速,報告還指出中國經濟增速雖然出現了下滑,但2015年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仍高達三分之一,中國經濟轉型對全球經濟有利。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表示,6.6%的預期增速在全球已經處於相當高的水準,在大的經濟體裏除了稍低於印度,中國應該是最高速度了。中國在經濟轉型期,已經告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張斌認為,在這個階段能有這個增速,“已經是很高了。”
在外界高度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上,IMF報告指出,過去一年裏,中國在轉向更加靈活、市場化的匯率體系方面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當前人民幣匯率大體上符合經濟基本面。雖然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出現震蕩向下,但徐高表示,這恰恰是市場化的體現,從去年8月到現在,人民幣在市場化改革方面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現在人民幣匯率相對於之前更加富有彈性,在人民幣匯率決定方面也更多的體現了市場供求的力量。徐高分析,雖然二季度人民幣有所貶值,但這個貶值主要是市場化行為造成的,更多反映的是外匯市場的供需變化。這其實更加反映市場力量的人民幣匯率決定機制,這是人民幣市場化改革一直以來追求的方向。
對於IMF這樣“樂觀”的預計,難免仍然有人表示“悲觀”的擔憂。在國際貨幣基金舉行的電話會議上,亞太部主任羅德勞爾首先被問到 :“您在訪問中國的時候,曾經向中國政府部門特別是國資委表示,應該停止向虧損的國有企業放貸,那麼他們是如何回答您的?”
對於這個問題,羅德勞爾顯然是有備而來,他説,本次中國之行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與中國相關部門進行了大量溝通,相關部委對中國企業債務問題的緊迫性、國企改革的必要性,有很清楚的認識。羅德勞爾樂觀地表示:“我們看到,中國有一系列強有力、相互關聯的政策和具體措施,同時為解決問題可能付出的代價有所準備。”
在企業債務方面,IMF報告表示,中國應採取全面措施解決企業債務問題,並給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其中包括停止為資不抵債企業融資,硬化預算約束;對債務負擔過重企業進行分類,有生存能力的重組,無生存能力的進行破産清算等。對此徐高認為,債務從絕對規模上來看比較大,但是資産負債率處於一個比較健康的水準,尤其是政府部門和居民部門。我們國家的債務都是由儲蓄所支撐的,都是內債,因此債務整體風險可控。部分企業、個別行業債務負擔較重,政府也採取了具體措施來化解局域性的風險。
在報告當中,IMF特別提到了中國的再平衡和改革進展,建議中國應繼續實施結構性改革。對此,張斌表示,再平衡的各項指標都在持續優化,外部失衡在下降,消費佔比在提升,服務業的佔比也在提升,這些都是結構好轉的跡象和變化。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