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1月2日訊 記者劉慧報道: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今天聯合發佈《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適應“十三五”時期新形勢,糧食行業必須準確把握戰略機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産業發展品質效益,全面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糧食行業的主要發展目標是:糧食宏觀調控能力顯著增強;糧情預警和應急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糧食産業經濟活力全面釋放;糧食倉儲物流能力不斷優化;糧食流通現代化水準穩步提高;糧食品質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加強;糧食行業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是規劃中的一大突出亮點。規劃提出,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並重,改革完善糧食收儲制度,健全市場調節機制,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促進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確保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要繼續執行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調整完善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完善油菜籽收購政策。穩步推進糧食收購資金來源多元化,滿足糧食收購資金需求。適應糧食生産組織方式變化,創新糧食收購方式,引導企業與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糧食生産經營主體對接,開展訂單收購、預約收購、代收代儲、代加工等個性化服務,構建渠道穩定、運作規範、方便農民的新型糧食收購網路體系。依法開展糧食收購資格審核,規範收購秩序。
隨著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的改革完善,糧食購銷方式和市場格局會發生變化,從而對糧食企業經營模式及糧食流通管理方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糧食行業要積極適應糧食流通方式的轉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促進糧食流通順暢有序,切實維護好糧食生産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要培育和發展多元糧食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建多元糧食市場主體共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格局。積極引導大中型糧食加工企業、飼料生産企業等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糧,活躍收購市場。注重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導示範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糧食行業領軍企業。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要積極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糧食食品供給能力,增加安全綠色、優質營養、適口方便、種類豐富的糧食産品供給,增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特色産品供給,增加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的中高端産品供給。促進糧食産業結構調整,完善糧食産業佈局,支援主産區發展糧食特別是玉米深加工,促進糧食加工轉化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加工轉化對糧食供需的調節作用。
要培育糧食産業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産業關聯度高、産品附加值高的産品,積極發展聚乳酸等生物基、澱粉基可降解材料和聚谷氨酸、聚賴氨酸等生物發酵為代表的高技術産品。充分發揮國內非轉基因大豆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功能性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纖維等高附加值産品。鼓勵糧食企業發揮倉儲物流配送等優勢,利用電商平臺拓寬行銷網路,打造“糧食網路經濟”。實施糧食品牌培育行動,增強企業品牌意識,做大做強優勢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推進糧食産業國際合作,鼓勵和支援糧食企業“走出去”,培育大型跨國糧食集團,到2020年,力爭我國有一定數量的大型糧食企業躍居全球跨國糧商前列。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