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近段時間,2023年養老金上調利好頻頻釋放。北京、寧夏等地表示將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時多地出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上調方案。隨著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成為提升養老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
受訪專家表示,應對未來的養老需求,需更好發揮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保障作用。
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近年來,我國企業職工養老水準持續提升,為退休人員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今年以來,北京、寧夏等地已經釋放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信號。
北京日前發佈2023年辦好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分工方案,明確要提高社會保障水準,其中包括繼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標準,完成時限為2023年12月底前。寧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與此同時,多地明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上調方案。河南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起,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在原每人每月113元的基礎上增加1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同時明確河南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在省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貴州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河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3元,增長8.13%;四川也明確將提高養老金待遇水準。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顯成效
在對今年提高社保水準工作的謀劃中,多地明確提出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相關工作。2022年起,我國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全年共跨省調劑基金2440億元,有效均衡了地區間基金當期收支壓力,支援了基金困難省份養老金髮放。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對於基本養老保險統一標準和調整方式,方便居民跨區域流動時基本養老保險的接續,推動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實現人力資源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充分利用等具有積極作用。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更加強化了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通過統一的制度安排,克服了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準、人口結構等方面的差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秘書長魯全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實施的情況來看,全國統籌方案已經開始發揮作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養老保障正在朝著更加統一、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作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補充,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或地區先行啟動實施。記者注意到,廣東、雲南等地今年也明確提出,要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進一步織牢織密社會保障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此前透露,下一步將研究完善全國統籌制度,制定2023年全國統籌調劑資金調撥方案和繳撥計劃,加強養老保險政策管理。做好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工作。此外,將積極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統籌層次。
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日前召開全國社會保險局長會議,明確要求紮實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擴大社保覆蓋面,加強基金風險防控,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婁飛鵬表示,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後續發展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注重做好保基本工作,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作為補充,根據實際情況參與積累以滿足居民對養老的更高追求。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看,後續養老金體系發展需要重點發展個人養老金。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國建立企業年金基金的企業數量為125805個,參加職工人數 2984.68萬,積累基金27954.98億元;作為“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2年末,我國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1954萬人,繳費人數613萬人,總繳費金額142億元。
“總體而言,養老金要與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準相匹配,讓老年人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也有利於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魯全表示。(記者 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