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大事】守住全年糧食豐收基本盤
我們要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決守住全年糧食生産基本盤,贏得全年糧食豐收主動權。從長期看,國家要持續加大投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高抵禦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和防治病蟲害的能力。此外,還應更好發揮農業科技的力量。
眼下正值秋糧生産關鍵期。離秋糧豐收到手,中間還可能會遇到洪澇、乾旱、颱風等氣象災害,以及農作物病蟲害等考驗。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抓好秋糧生産,確保口糧安全”。我們要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決守住全年糧食生産基本盤,贏得全年糧食豐收主動權。
全球氣候變暖已對我國農業生産和糧食安全造成影響,導致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生産潛力下降,不穩定性增加。今年我國區域性、階段性洪澇災害程度重於常年,河南特大暴雨、南方檯風“煙花”登陸形成內澇,給秋糧生産造成不同程度損害。有關部門預計,今年玉米水稻病蟲害偏重發生,如果田間管理不及時,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糧食生産。
事實上,今年夏天全球多地發生高溫、乾旱、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遭遇嚴重乾旱,俄羅斯出現罕見高溫,歐洲不少地方出現暴雨和洪水,印度因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全球糧食減産風險顯著增加。再加上航運價格上漲、全球流動性過剩等因素,全球糧價持續高位運作。這不僅會增加我國糧食進口成本,還會給國內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加我國市場保供穩價壓力。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嚴峻複雜,國內經濟恢復向好,但仍存在不穩固、不均衡風險。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是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定海神針”。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基本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戰略目標,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穀物自給率超過95%,口糧自給率超過100%,把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糧食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不過,我國糧食緊平衡狀態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糧食生産“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完全改觀,抵禦乾旱、洪災、颱風、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不夠強,難以真正做到旱澇保收。
近一段時間,國內有些地方相繼出現境外新冠病例關聯的本地疫情,防汛抗旱工作也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抓好防災減災,不誤農時抓好田間管理。農業農村、應急、水利、氣象等相關部門應加強溝通,做好分析研判,及時發佈預警,強化應急值守,做到預判在前、防控在前,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從長期看,國家要持續加大投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高抵禦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和防治病蟲害的能力。加快旱澇保收、高産穩産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土壤培肥改良、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旱作農業、抗旱保墑與保護性耕作等適應技術,加強培育高光效、耐高溫和抗寒抗旱作物品種,逐漸改變糧食生産“靠天吃飯”的局面。
此外,還應更好發揮農業科技的力量。我國正在建立健全農業災害預警與防治體系,今後應充分利用雲計算、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加強極端天氣預報預警服務,提升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與防控能力,用科技力量提升改進傳統農業生産方式,為糧食豐收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