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匹配怎樣的産業工人
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正朝著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目標大步向前,産業工人能否同速前進?這恐怕是擺在轉型中的“世界工廠”面前的一道關鍵考題。産業工人技能水準能否跟上産業發展需求,直接關乎500多萬人的生存、18萬工業企業的發展,以及製造名城的未來。
為此,今年東莞又有了新動作,開展塑造技能生態全新探索。技能生態是什麼?為何迫切開展這一探索?能否順利破題?
來到國際製造業名城廣東東莞,到處可見産業工人的身影。據統計,近10年,東莞每年人口凈流入量都在20萬人以上,時至今日,已成為廣東省繼廣州、深圳之後第三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其中,熟練的産業工人達500多萬人。
走進這座城市,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不絕於耳。楊曉光,曾是貧困家庭出身的陶瓷工人,如今是坐鎮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大國工匠”;徐達,因中考成績平平而選擇學門技能謀生,而今正作為國家集訓隊一員備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黃梅榮,從一名治安員轉變成為東莞“首席技師”,成立了自己的精密模具公司……
人們談論這些名字,不僅僅是在説動聽的勵志故事,更是在談論一種可能性——塑造一種人人都能變成他們的“技能生態”。“世界工廠”正朝著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目標大步向前,産業工人能否同速前進?
繼連續3年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之後,東莞在今年宣佈開展塑造“技能生態”的全新探索,以期讓産業工人與城市共同成長、相互成就。東莞為何迫切開展這一探索?又將如何破題?記者連日來進行了調研。
“灰領”告急
走在東莞繁華的鴻福路上,要隨時小心疾馳而過的外賣車和快遞車。“年輕一代務工群體進入製造業車間的意願度,比我們上一輩甚至‘70後’‘80後’都要低很多,新型網際網路行業不斷在製造業基層搶奪人力。”廣東智通人才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網聘部負責人陳亞飛説。
“整個大灣區都處於缺工狀態。”陳亞飛告訴記者,“我們的數字化分析平臺‘用工雷達’顯示,目前製造業最為緊缺的崗位,就是佔比非常大的普工和基層技術工種。”為製造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20多年,智通清晰地感知著東莞人才需求變化的脈絡。
2008年之前,東莞企業人才競爭主要在中高級的工程師和管理人才;2009年到2018年,競爭延展到普工群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9年起,企業自動化、智慧化逐步鋪開,競爭又延展到基層技術類人才。“我們合作的一家全球鋰電池知名企業,其設備技術員崗位月薪已從6500元增長至8500元,而且原先是從市場招聘即用。2019年開始不斷從高職高專招聘,並通過校企合作來培養。過去多數企業對技工類崗位的關注點在行業經驗,對學歷不做第一要求,但今年多數企業已要求從大專起步。”陳亞飛説。
見微知著。民企“用工雷達”在市場端感知的變化,在政府創辦、圍繞主導産業育才的東莞市技師學院的劉海光院長看來,其實源於企業對一個新産生的階層——“灰領”的極度渴求。劉海光介紹,所謂“灰領”,是被稱為應用型工程師的新型高技能人才。近年來,被裹挾在從工業2.0向工業3.0升級洪流中的製造企業發現,當成百上千台智慧設備以及無人化生産線進入車間後,他們很難找得到能“玩轉”整條生産線的人。由於傳統教育與産業的長期脫鉤,從中職、中專到高等教育,都無法提供這類跨專業、有創造力且能動手的高技能人才。
“灰領”短缺,已成為這座製造業名城轉型最大的痛點。目前東莞有18萬家工業企業,在劉海光看來,若每家需要10名這類高技能人才也並不算多,“一個國家製造業發不發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工的水準和比例。與德國、日本等製造業強國相比,我國的技工尤其是高級工比例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不能匹配産業轉型的需求”。
東莞擁有涉及34個行業、6萬多種産品的龐大製造業體系。記者走訪發現,無論在傳統産業還是新興産業,高技能人才都被企業奉為柱石。一位技能大師、一個“灰領”團隊,往往就能引領一家企業走在行業尖端。
説到建築陶瓷,很容易想到名企雲集的佛山、潮州,東莞不具備産業集聚優勢,但卻有一家企業異軍突起,那就是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其旗下品牌馬可波羅享譽世界。唯美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就在該公司的楊曉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裏。
楊曉光帶記者參觀了他的文化陶瓷世界:獨闢蹊徑開創的墨刻技藝,將淡雅而雄渾的水墨畫搬上瓷磚,走進了多地機場、地鐵和千家萬戶的電視背景墻;新近開發的抽象雕刻瓷磚,用廢棄金屬部件等材料呈現出瑰麗的工業之美……他和團隊的每一次技法創新,都為企業孕育出“明星産品”,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楊曉光牽頭的技師工作站和大師工作室,已培養出近50位技能巧匠。問起他對高技能人才的見解,他笑道:“有人誇我傳授技法毫無保留,其實我有什麼可保留?市場變幻莫測,再火爆的産品都會從生命的高潮走向低潮,新時代的工匠看重的不是‘守住’,而是創新,去走在市場前面。”
高端裝備製造,在東莞是總産值達3700億元的第二大支柱産業。目前東莞有智慧製造裝備企業400余家,從業者5萬多人。沃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就是靠著非標定制化加工能力,從一片“紅海”中殺出來。“我們承接的小批量定制化訂單,利潤高但風險大,高技能人才是核心競爭力。”沃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燦華告訴記者。
陳燦華舉例,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口罩機緊缺,沃德響應政府號召從零起步研發口罩機。“當時全國都跑到東莞來挖人,老師傅‘身價’高達一個月50萬元,我們不可能從市場上找人。”他回憶,自己帶領技術骨幹上網查資料、去口罩廠參觀,13天就研發出第一款平面口罩機,迅速投向市場。
口罩機或許是極端案例,卻折射出高端裝備製造業高技能人才匱乏的真實困境。“公司一做大,我們就遇到瓶頸:人經常被挖走。”陳燦華説。沃德人力資源部行政副總李華英告訴記者,這些年公司建立了一套人才培養、保留機制,與知名院校合作育才,為新人提供22級的晉陞通道,一年有4次“升級”機會,月薪可在幾年內從4300元升至1.3萬元。
“行業人才競爭太激烈,企業都在自發‘造血’,但‘造血’速度遠遠趕不上需求。”李華英説,“人才市場上‘餅’缺了一塊兒,工資自然水漲船高,但企業利潤決定了工資上沒有特別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營造成長生態,讓技能人才看到更好的未來。”
“納稅大戶”
“我們學校其實是最大的‘納稅大戶’。”談到技師學院輸出的高技能人才,劉海光頗為自豪。“目前在校生有1.3萬餘人,高技生佔比100%。形象地換算一下,一條流水線原本要養七八個技工,我們一個人就頂一個團隊。”
“‘納稅大戶’的説法並不誇張。”東莞市人社局副局長張婷舉例,擁有亞洲最大沙琪瑪工廠的徐福記,通過機器換人將3萬員工減至3500人,急缺的不是面點師而是自動化人才。“必須有龐大的技能人才基數,打造一個金字塔式的培養體系,才能持續支撐産業迭代升級。”
事實上,“世界工廠”早已在一次次轉型升級的陣痛中意識到,城市急需的正是這種“納稅大戶”。多年間,在市場驅動和政府推動的雙重作用下,一批人才“納稅大戶”已從製造業的叢林中生長出來。
智通作為中國最早的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之一,就是在東莞“野蠻生長”起來的一棵大樹,20多年來已培訓各類技能人才近30萬人次。
記者走進智通的智慧製造實訓車間,只見圍繞工業機器人技能實操的各種柔性生産線、項目“通關房”一應俱全。“我們把企業的整條生産線搬到這裡,庫卡、發那科等國際通用機器人品牌都整合線上上,供學員實訓。”智通教育品牌增長中心總監袁志安説。
“智通早年由街道企業轉制,在與製造業同行接觸中發現了行業缺人這一商機。”智通研究院院長姜允萍説,“智通人才網可以説是智慧製造人才網,重點服務智慧製造企業。這個方向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從市場需求中自發形成。”善察市場風向、緊盯政府“指揮棒”,令智通在人力資源服務業中如魚得水。
不同於智通,東莞技師學院則瞄準東莞邁入工業3.0的燃眉之急,走通了“灰領”培養之路。“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和英國的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跟産業緊緊掛鉤。2014年起,我們與德國、英國合作,根據東莞産業急需引進了機電工程師等14個專業,將這兩套教育體系在東莞落地,進行本土化改造。”劉海光告訴記者。
他介紹,本土化的關鍵在於該校首創了“學習型工廠”課程體系,探索出了“技能+學歷+國外證書”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該校在校內與德國博世共建了汽車醫院、與固高科技組建了工業4.0學習型工廠……19個學習型工廠的畢業生,實現了與企業崗位的無縫對接。德國模式本土化還帶來另一個理念變革,即按照專業群對接産業鏈,57個專業圍繞東莞的支柱産業、新興産業設置,每成立一個二級學院對接一個産業鏈,根據産業鏈實際需求不斷開發新專業。
在政策全力扶持下,越來越多的院校、培訓機構正在展開卓有成效的探索。“東莞已有8所技工院校、約160家技能人才培訓機構,這些學習通道激發了工人自我提升的願望。”東莞市人社局技管科科長黃少華説。
技工教育培訓只是探索的一個方面。張婷告訴記者,東莞啟動“技能人才之都”建設、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以來,在技能人才的培養、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創新探索,為技能生態的塑造打下堅實基礎。
2018年起,東莞配合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總體意見,逐步從人才引、育、留、用方面制定10項子政策,形成覆蓋全體勞動者的終身職業技能提升政策體系。為讓培訓體系更適應産業發展,政府投入建設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率先創立生産性實訓模式;同時開展“一鎮一品”培訓,形成虎門“服裝設計”、橫瀝“模具加工”等特色培訓品牌。為打造多元化的人才評價體系,東莞開發了70個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全面推廣使用。東莞還建立了注重業績能力的人才選樹機制,在企業關鍵技術崗位選樹了400名“首席技師”,在企業中掀起尊崇技能的風尚。
“三年紮實探索,東莞完成學歷技能素質培訓超過132萬人次;新增技能勞動者50萬人,累計達112萬人,技能勞動者佔比達22.3%,對比2017年底提升了約10個百分點。”張婷説。
企業主導
“十四五”時期,東莞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先進製造業之都,塑造技能生態更加刻不容緩。今年3月,東莞宣佈啟動塑造技能生態十項行動,集合各類政策、資金、資源,在廣東率先探索塑造“廣泛共識、效益凸顯、共同成長、開放發展”的技能生態。
張婷告訴記者,這一由政府、企業、行業、技工院校、培訓機構、勞動者等共同開闢的生態新局,將以提升技能人才對企業全要素生産率貢獻為重點。與過去不同的是,企業將擔主角、挑大梁,在技能人才的認定、引進、培養、使用、激勵、評價中承擔起主體責任。
“企業是最大受益者,但開展技能提升的自主性、積極性並不高,對人才習慣於拿來就用,在人才緊缺的當下已行不通。”黃少華説。
為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東莞開展了一項初步探索:3年間支援企業建立了102個技師工作站。36歲的湖北小夥陳輝,就是在沃德技師工作站中成長為一名東莞“首席技師”。14年前,他畢業來到東莞,從基層技術員做起,走上了沃德編程工程師崗位。現代學徒制培養方式令他快速成長,如今已是高級工程師。“我現在正參與一個無人車間項目,挑戰智慧編程這個從未接觸過的課題。”陳輝説。在沃德技師工作站,許多像陳輝這樣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因成就感而選擇紮根,他們已為沃德完成技術攻關26項、技能創新72項。
此次啟動的塑造技能生態十項行動中,“企業技能生態構建行動”成為最亮眼的一項。“我們確定了50家企業作為試點,創新做法體現在‘五推進’‘四貫通’上。”張婷介紹,“五推進”包括推進企業建設技師工作站、開展技能等級認定、開發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標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展新型學徒制;“四貫通”則是促進技能等級自主認證與員工薪酬制度、工程技術系列、人才職業發展、公司戰略等四方面的貫通,最終幫助企業提升技能效能。
“東莞啟動企業技能生態建設,對企業來説是一項重大利好。”首批試點企業之一的廣東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海川介紹,該公司要為國內化工市場提供專業倉儲服務,特別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人才隊伍,卻苦於無法破解人力資源管理上的一系列難題,如由國家職業資格定義的技能人才與企業需求不匹配,技能人才晉級體系不完善、上升通道比不上管理人才等。
“針對企業的實際問題,我們打破政府主導模式,將技能人才的評價權完全交給企業,企業可根據崗位特點開發技能規範、開展認定併發證,真正實現‘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激發人才活力。”張婷説。去年,東莞2家試點企業完成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507人,今年計劃新增5.1萬人。
技能生態的探索最終能否成功?企業的認可讓政策制定者看到了希望。東莞市人社局職訓中心負責人農定億驚喜地發現,不用政策補貼,在鎮街已有企業按102家“正規軍”模式建起了自己的技師工作站。
在廣東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劉正讓看來,東莞的探索與廣東省豐富戰略性産業集群技能生態、提升産業技能效能的努力不謀而合,他期待東莞能以此為新一輪發展創造“技能紅利”,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 者 鄭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