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險市場或將降溫:將面臨更加規範的監管
銀保監會發佈通知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
百萬醫療險市場或將降溫
本報記者 江 帆
近日,銀保監會出臺了《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意味著包括“網紅”産品百萬醫療險在內的短期健康保險將面臨更加規範的監管。儘管《通知》中沒有出現過“百萬醫療”的字樣,但作為短期健康保險的代表性産品,百萬醫療險將如何被納入規範,規範過程又將對市場産生多大的影響,備受關注。
説起百萬醫療險,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投保者都不陌生。近年來,百萬醫療險可謂是風靡國內保險市場。一年交幾百元就能獲得上百萬元的保額,以“杠桿高、人人買得起”為賣點,吸粉無數。近日,艾瑞諮詢與眾安保險聯合發佈的《中國百萬醫療險行業發展白皮書》提到,百萬醫療險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保持每年25%至40%的增速,到2025年,全市場保費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然而,百萬醫療險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資料表明,隨著市場空間的不斷擴容,近年來百萬醫療險賠付率呈不斷上升趨勢,預計2020年可能突破35%。同時還出現了産品同質化傾向和利潤率下行壓力,一些缺乏運營經驗的小險企因此站在了虧損邊緣。
“百萬醫療險的突出問題是費用率比較高,造成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中間費用率過高。”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保險和養老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説。
由於百萬醫療險産品大多是保險公司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借助平臺進行銷售,這會發生客戶流量等收費內容,而保險公司在這種合作模式中沒有議價權。“這種合作本身沒問題。但在費用率過高的情況下,從産品費用結構,也就是從綜合成本率的結構來看就有問題了。”朱俊生説。
《通知》將焦點放在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上,其中特別要求保險機構定期在公司官網披露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整體綜合賠付率。朱俊生表示,“公開賠付率可以讓相關産品變得更透明,有助於通過市場化機制保護消費者利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國軍認為,相關舉措將有效降低資訊不對稱性。
從目前來看,財産險公司後續受到的影響會更大,因為短期健康保險更多是財險公司在經營,産品佔比也較高。短期可能會對增長速度産生一些影響,但是長期來看是有利的。
“我們要正視百萬醫療險存在的問題,通過規範促進發展。”朱俊生表示,以百萬醫療險為代表的短期健康保險是近年來我國健康保險市場的重大創新,彌補了現有醫保體系在高額醫療費用保障方面的不足。
不過消費者也要明確,百萬醫療險屬於補償性醫療保險,即消費者實際花費多少,在扣除相應的免賠額後,保險公司再按照合同賠付,並非一齣險就能得到百萬元的賠償。而且百萬醫療險一般都設置有1萬元的免賠額,只有1萬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能進入報銷理賠程式。因此,日常醫療開銷往往達不到理賠標準。所謂“百萬”賠付,只是理論上有這個可能。王國軍特別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看清看懂健康保險的條款,並與自己的風險相匹配,做一個聰明理性的保險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