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金融體系力保市場主體:讓銀行“敢貸、願貸、會貸、能貸”

2020-09-11 08: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國金融體系力保市場主體:讓銀行“敢貸、願貸、會貸、能貸”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魏晞)9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援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佈會。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一級巡視員毛紅軍表示,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從信貸投放、資本監管、不良容忍、盡職免責、外部環境建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差異化的鼓勵支援政策。今年以來銀保監會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迅速出臺金融惠企的金融保障措施,指導銀行精準加大信貸投放。

  二是將階段性紓困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進一步強化監管激勵約束。明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三個百分點以內的容忍標準。對因疫情影響發生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有充分證據應視為不可抗力,對相關人員免予追責。

  三是聯動多部門協同發力,進一步優化外部配套支援。推動財稅部門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利息收入繼續免征增值稅等。

  “這裡要追問一下,銀行基層機構和人員為什麼惜貸、不願意貸呢?”毛紅軍在發佈會上自問自答:因為不划算,績效低或者沒績效。為什麼懼貸、不敢貸呢?因為不良貸款率高、怕問責。

  她指出,建立健全對小微企業敢貸、願貸的機制,歸根到底是解決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問題。中國銀保監會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差異化的監管激勵政策和引導措施,就是為了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並且促進銀行形成長效機制。

  一是資金端的差異化。通過引導商業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中對小微企業貸款給予優惠,解決銀行基層做小微不划算的問題。目前全國性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中均按照不低於50個基點給予優惠,一些銀行的優惠力度還達到了100個基點以上。

  二是內部考核差異化。要求商業銀行將普惠金融的指標在其分支行績效考核的權重提升到10%以上,解決小微條線沒有績效的問題。

  三是針對不良貸款率高這個問題,實行風險管理的差異化。“監管政策上已經明確提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可以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三個百分點以內的容忍度,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是針對“怕問責”,實行盡職免責的差異化。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在發佈會上表示,江蘇是製造業大省、外貿大省,中小企業眾多。面對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金融支援穩企業保就業工作融入“敢貸、願貸、會貸、能貸”長效機制和能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7月末江蘇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6.8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7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32萬億元,同比增長39.3%;製造業本外幣貸款比年初新增1302億元,創7年來新高。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專家兼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許江表示,農行配置了專項激勵工資和戰略費用,為“願貸”創造積極氛圍。發行業內首單用於疫情防控用途的小微專項金融債,單獨匹配並確保普惠信貸規模,今年普惠金融信貸規模是2400億元,“三農”信貸規模是5000億元;建立了差異化的普惠政策制度體系,重構信貸業務模式和流程,為“能貸”提供充足資源和制度保障。加快數字化轉型,讓科技為普惠金融服務賦能,為“會貸”提供有力支撐。提升風險防控智慧化水準,落實“容錯糾錯”政策,前後出臺了三份小微企業盡職免責文件,今年又出臺了14條免責規定,形成了“敢貸”的良性機制。(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