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糧食變革:從科技水稻到世界大米
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7日電 題:內蒙古糧食變革:從科技水稻到世界大米
中新網記者張瑋
“旱種水稻米質好,能夠達到中國國家東北粳稻二級米以上標準。”7日,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五道河子村書記杜文義如是説。
近日,內蒙古迎來水稻插秧季。同時,今年興安盟首次進行的大規模旱作水稻種植,成功突破了“水稻離不開水”這一規律,成為內蒙古水稻種植史的又一次變革。
近年來,從科技水稻到世界大米,內蒙古糧倉發生重大變革,被世人重新認知。
興安盟地處北緯46°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世界公認的寒地水稻黃金帶,擁有純凈無污染的天然河流水源和有機質含量高的黑色土壤,是中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重要的稻米生産基地。
2018年,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落戶興安盟,重點研究耐鹽鹼水稻種植技術。通過引進世界領先的水稻種植技術,在興安盟發展鹽鹼稻和高産雜交稻,打造中國第一個耐鹽鹼産業先行實驗示範區。
在“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中,興安盟大米的發展就是中國稻米走向國際的過程。“這項種植技術一旦研究成功,處於同緯度的東北三省、新疆也可普及,甚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可對抗鹽鹼種植技術進行複製運用。”
據興安盟委行署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9月,興安盟1000畝鹽鹼地水稻基地完成試種測産,平均畝産達508.8公斤,試種結果大大超出了袁隆平提出的鹽鹼地畝産300公斤以上的目標。
同為鹽鹼地的河套灌區巴彥淖爾市,經歷過由大面積種植水稻到禁止種植水稻的歷史。近年來,隨著當地持續推進中低産田改造工作,重度鹽鹼地、沙地變良田,又見稻浪起伏的景象。
據巴彥淖爾市政府相關部門介紹,近幾年,當地通過試驗、示範和小面積推廣,在鹽鹼化較重地區利用現代科技種植水稻,種植面積已由2016年的1000多畝增加至2019年的5.6萬畝,單産提高到700斤左右。
2020年,興安盟首次大規模水稻旱作再次展現出中國北疆智慧農業的“科技范兒”。
數據顯示,興安盟水稻種植面積達140萬畝,扎賚特旗水稻種植面積90萬畝,其中,旱稻種植面積12萬畝,水稻種植面積78萬畝。
扎賚特旗農業技術員劉復偉向記者介紹道,相較于水稻種植,旱作可節約用水70%左右,而且與傳統水稻種植相比,由於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每畝可節約用肥7.5公斤左右。而旱種水稻覆膜種植可以減少土壤中的農藥殘留量,並降低水稻種植勞動強度,省去拉土、扣棚、育秧、泡田、耙地、插秧等環節。
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興安盟大米”一步步向“世界大米”邁進,被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泰國、菲律賓等5個國家的知名水稻專家及中國資深稻米專家品鑒後認可並點讚。
興安盟大米在首屆內蒙古·香港綠色農畜産品推介會、第23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香港國際環保博覽2018系列活動中吸引了眾多國際目光。
興安盟委行署官方稱,興安盟與香港農聯會初步達成推動“興安盟大米”進駐香港市場的意向,目前,香港農聯會正對接中糧集團為“興安盟大米”尋求進港通路。同時,2019年興安盟兩家大米企業將“興安盟大米”出口至香港、澳門和蒙古國等地區和國家。
據了解,2020年,興安盟水稻要實現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平均單産1000斤以上,畝産達到10000元的目標。同時,借助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技術優勢,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水稻新品種,在讓中國水稻變成世界大米的道路上邁出更大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