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年輕人熱衷超前消費 “救命稻草”還是“經濟鴉片”?

2019-02-22 08:4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救命稻草”還是“經濟鴉片”

  超前消費讓年輕人“窮忙”

  “9日還3000元的‘螞蟻花唄’,17日還2500元的‘自如房租’,30日還1500元的‘京東白條’。”在廣州白領姚薇的日曆上,每月有3個日子是用紅筆圈出來的。

  儘管一個月的固定債務達到7000元,但在剛剛過去的情人節,姚薇還是送給男友一台價值2000元的遊戲機,“也是用信用卡透支的”。

  對這個90後而言,“超前消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基本上都是這個月花光下個月的收入。”有時遇到不理解的目光,她還會主動解釋自己的“消費觀”,“開心最重要,現在借貸平臺那麼多,先買完再慢慢還吧。”

  開心歸開心,姚薇也為“超前消費”付出了代價——工作3年,不僅沒有落下存款,反而欠下不少債。

  伴隨80後、90後成為消費市場主力,“這月買下月還”的消費方式已然不是一件新鮮事。前不久,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發佈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我國消費金融規模達到8.45萬億元。

  這些期限通常不超過1年的信貸産品,主要用以購買日耗品、衣服、電子産品和支付房租,而使用人群主體無疑是熱衷於“超前消費”的年輕群體。

  長期研究消費文化的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曉程認為,在西方消費文化和國內産業結構、經濟發展的多重因素影響下,青年表現出超前消費、重視個人快感和體驗等消費文化新特徵,“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現在擁有”。

  但對於過快增長的消費慾望、魚目混珠的借貸産品、不合理的行銷手段仍需給予更多關注,因為在“超前消費”這件事上,“需要做風控的不僅是借貸平臺,還包括每一位消費者。”

  花錢變成數字“加減法”

  在收到支付寶2018年年度帳單後,從事遊戲行業的趙鑫著實被嚇了一跳。過去一年裏,他在支付寶中的消費達到8萬元,領先96%的同齡人,在218次外賣的助攻下,飲食消費超過2萬元位居榜首,交通出行、文教娛樂兩項緊隨其後,總數也超過了3萬元……

  “還不包括在其他平臺上的消費和線下支出。”朋友圈裏,趙鑫一邊自嘲已經實現了“帳單式小康”,明明窮到舉步維艱,卻在帳單裏活出月薪幾萬元的風采。另一邊也清楚自己稅後8000元的月收入,很難支撐當下“奢侈”的生活方式。

  “至少90%是通過‘螞蟻花唄’支付的。”和姚薇一樣,趙鑫每月9日都要為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的“催繳單”埋單,“我這就是個工資轉机站,常常是發完工資沒焐熱,就從我們老闆的口袋跑到了另一個老闆的口袋。”

  從大二開始,趙鑫就開通了“花唄”業務。剛開始向商家展示付款碼時,他還有點難為情,覺得這是“沒錢的表現”。但現在,趙鑫早已對這種消費方式習以為常,花唄額度也從最初的3000元上升到1萬元。

  與此同時,趙鑫的消費觀念也悄然轉變,“原本買個稍微貴重些的東西,都要猶豫再三。可現在只要看對眼,甭管多少錢都會下單。”

  私底下,趙鑫分析過自己“衝動消費”的原因。“大概是花唄的數額不像是真實的錢,更像是一串數字的起起落落。”他告訴記者,一定程度上,正是這種虛幻的“富有”,助長了他的消費“慾望”,讓他覺得多花1000元或少花1000元,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還不上錢時,會心疼由此産生的高額利息。

  但趙鑫仍然將花唄作為支付首選,並開通了小額免密功能。在90後群體中,作出同樣選擇的人數超過1000萬。根據支付寶2017年發佈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在1.7億的90後中,有超過4500萬開通了螞蟻花唄,並有接近四成的90後用戶將花唄設為支付首選。

  我的消費我做主?

  借助花唄、借唄、白條等方式的超前消費只是當下諸多消費觀念中的一種,但年輕人選擇超前消費的理由卻各不相同。

  就職于北京一家媒體的李甜就認為“超前消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己向親朋好友借錢的尷尬。

  “剛參加工作,實習工資僅能解決溫飽問題,但在北京的花銷卻很多,要租房、買生活用品,還有同事朋友間的人情往來。”摸著乾癟的錢包,李甜將“超前消費”定義為保障個人生活的“救命稻草”。

  然而,隨著崗位轉正、工資上調,李甜主動調低了自己的信用額度。“一方面,擔心自己忘記還款或不能及時還款,讓小錢滾成大錢;另一方面,是想遏制自己花錢的慾望。”

  與李甜的選擇相反,浙江女孩張馨月屢次上調了自己的信用額度,“用貸款消費,將收入用於買定期、基金和黃金。”在讀研的3年裏,借助信用卡投資理財的方式,張馨月攢了6萬元。

  相比于李甜和張馨月在超前消費中的從容淡定,大多年輕人仍然對“這月買下月還”的消費方式,表現出過多的依賴性,甚至産生了“自救式消費”“帳單式脫貧”的調侃。

  大學生群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艾瑞諮詢公開發佈的《2018大學生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大學生日常可支配金額為每月1405元,其中非必要支出達593元,主要用於個人社交娛樂、零食飲料、鞋帽服飾以及護膚彩粧等;提前消費意識強,50.7%的大學生使用過分期産品。

  還在讀大三的張爍就時常為自己的“超前消費”行為感到懊悔。去年“雙11”,她一夜之間花光了2個月的生活費。好不容易從“吃土”狀態緩過來,又因為美粧博主的一句“這個顏色好好看呦”,一口氣買下了幾支口紅。

  就在年輕人為了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不斷刷新消費額度的同時,大家按時履約的能力卻有所下滑。

  在由支付寶和騰訊發佈的兩份數據中,或許能夠窺得一二。2017年,支付寶發佈《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指出,99%的90後能按時還款。但在今年1月,騰訊發佈的《2018微信還款年度帳單》中,只有61%的用戶保持按時還款的習慣。

  甜蜜背後暗流涌動

  不具備還款能力就會帶來一定風險。3年時間裏,甘肅小夥王琪從一個雄心勃勃的創業青年變成了被超前消費“捆綁”的人,一度還因7張逾期信用卡想到自殺。

  “每天一睜眼就有20多萬元的債務。”王琪告訴記者,2013年,讀大二的他在朋友的建議下,辦理了一張額度3000元的信用卡。從基本花銷到投資生意,慢慢地,超前消費成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到大學畢業,他已經擁有3張信用卡。

  一開始,靠打時間差,信用卡成了王琪的理財工具,他也鑽研出一些提高徵信額度的小竅門,“每一張卡留20%保底,增加使用頻次,刷一些虛擬的境外消費。”

  但有些風險是未知的,2016年底,王琪創業失敗。為了回本,他又陸續辦了4張信用卡,通過套現,進行投資。

  然而,王琪的自信並沒有帶來好運。信用卡資金鏈一度出現斷裂,滯納金、利息、超限費以及信用記錄上的不良標記,讓王琪的生活徹底“亂套”。最困難的時候,他一天打5份工,直到淩晨兩三點都睡不著。

  “信用卡借此還彼確實有機可乘,但大概只有10%的人會在這樣的風險投資中獲利。”一位從業3年的金融仲介説,每個月,他會經手大約300單的貸款業務,其中70%的客戶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

  而此時,為了滿足年輕人迅速增長的消費慾望以及超前消費的火熱市場,一些魚目混珠的借貸産品開始出現在市面上,並借助各種各樣的行銷方式,滲透進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信用分550,可以借4萬元,還30天免息。”某借貸平臺的廣告中,一名20歲左右的男孩揮舞手機向身邊的朋友炫耀。“哇,我信用分600,能借10萬元呢!”另外一個年輕女孩子看到自己的借款額度興奮地跳了起來,並邀請同行的朋友一起試試。

  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裏,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就在某網際網路社交平臺上刷出8種不同借貸平臺的廣告,最多時,每8條視頻裏就有1條是借貸廣告。如果在這些內容上稍作停留,系統會更積極地推薦類似內容。

  通過觀察,記者也留意到,這些廣告有的甚至有多達1萬的點讚量,但普遍存活期很短,往往幾天的時間就會從平臺上消失,轉而被新的內容替代。但它們的宣傳口號,全都大同小異,普遍聲稱只需身份證和手機號即可提交貸款申請,最高貸款20萬元,有的還可提供最長30天免息,甚至1分鐘就能完成申請,最快3分鐘到賬。

  每一個“甜點”背後可能是慾望的深淵

  既有超前消費的諸多訴求,又有保障超前消費的金融平臺,還有一點即達的推廣渠道。從表面看,當下社會似乎打造了一個擁有強勁動能的消費市場,而超前消費也為年輕人謀取了發展“紅利”。

  可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在我國由生産型社會到消費型社會的轉變之中,年輕人的超前消費多少有些“畸形”,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

  “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因其擴大流量、獲取用戶的需求,往往會進行強行銷,高頻率、高密度宣傳。”北京大成(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翠指出,根據目前階段正在進行的網貸平臺核查整頓,網貸平臺的宣傳至少不應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投資理財産品,或是引用不真實、不準確或未經核實的數據和資料,“最快到賬”“低息”等字眼涉嫌違規。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教師、執業律師葉竹盛則將金融公司借助網際網路平臺高頻推送借貸平臺的行為,比作誘使年輕人沾染提前消費的“經濟鴉片”。

  他表示,根據“資訊瀑布效應”同類資訊轟炸的結果,會導致受眾非理性地接受這個資訊,作出非理性的決定。“法律並無明確禁止,但從社會責任上講,片面鼓動沒有償債能力的年輕人借貸,是存在商業倫理問題的。”

  但在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曉程看來,超前消費本身只是一種消費形式,並非僅僅受到廣告、公關、傳媒的影響,反而和社會的物質層、制度層、觀念層息息相關。“一些消費陷阱的出現,正是物質層沒有合適的消費産品,制度層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而個人又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做出能力以外的盲目追逐行為,再加上外部環境鼓吹‘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切’的錯誤觀念綜合影響所致。”

  他強調,青年群體正處於人生相對不穩定階段,如果一些商家追逐挖掘“人性之欲”,通過心理學工具不斷喚醒“人性之惡”,激發消費慾望,就會誘導公眾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費觀念,並最終導致一些青年人陷入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的追逐,導致諸如“套路貸”問題出現,傷害個人信譽,造成家庭關係破裂,使個人的學業、成長受到影響。

  至於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劉曉程認為,社會應該給青年群體創造更多消費升級的條件,並通過教育、告知的方式,講清楚超前消費的類型、邊界、以及過度消費可能産生的後果,讓大家能夠在滿足生存、服務發展和合理享受之間找到個人消費體驗上的一種理性平衡。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每一個恩惠背後,可能是慾望的深淵。”葉竹盛同樣提醒年輕人注意,超前消費表面溫情的背後,“一定是赤裸裸的資本邏輯,年輕人在消費時一定要學會控制風險,量入為出。”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見習記者 張奪 王豪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