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機“急診醫生”6年放行飛機5000架
一天工作12小時,步行超過兩萬步,馬不停蹄地給每架航前、短停和航後的飛機維修檢查,鄭重地在放行表格上簽下姓名,然後目送客機起飛。這是今年春運期間,在上海虹橋機場工作的機務人員、中國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空客航線三車間主任孫皓的日常。
1月30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五,正值春運最繁忙的時段。這一天輪到孫皓值白班,他的工作時間是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七點半。作為管理80名機務人員的車間主任,他早上六點半就到崗,預排班、開班前會、統籌協調十二架飛機的檢查維護工作,直到所有飛機都順利起飛、降落,到了交接班前的一個小時,才有空坐下來和記者聊聊。
孫皓告訴記者,每架飛機的情況不同,根據相應的檢查清單,機務人員要檢修的條目少則三四十項,多則一百餘項;小至螺絲釘,大到發動機,平均需要一個多小時。如果説定期做深度檢修的機務人員類似飛機的“門診醫生”,那麼他所在車間負責突發故障檢修工作的機務人員,則相當於“急診醫生”,每項檢修都要求保質保量並且爭分奪秒地完成,“我們這邊慢了,旅客可能就晚一小時到家”。
35歲的孫皓身材高大、皮膚黝黑,頭髮剃得很短,半舊的制服上看得出不少油污的痕跡。他説,隨著坐飛機回家過年的旅客逐年增多,航空公司的壓力也不斷增加。今年的40天春運期間,東航在虹橋機場每天增加了8個夜航航班,這也意味著機務們的工作強度更大了。
孫皓是公司車間主任中特別年輕的一位。從一名普通的勤務人員,到維修人員,再到負責飛機放行任務的車間主任,他只花了5年多時間。
12年前剛畢業參加工作時,帶教師傅讓他從飛機減震支柱的潤滑工作做起,一幹就是兩三年。“説白了就是給飛機做清潔,保證表面乾淨潤滑,然後把銷子插上,既簡單又枯燥,和我預想中‘高大上’的修飛機職業完全不同。”但他沒有因為這種反差放棄理想,而是格外努力地跟師傅學習排故技術、了解飛機系統,考取了民航維修人員基礎執照,在入職第三年成為負責單項任務的維修人員,又在第六年成為放行人員。
“放行”是機務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意思是飛機要在航前通過機務的檢修、復查和確認,才能正式起飛。放行的標誌,是負責機務在飛行記錄本的放行人員欄,簽下自己的名字、執照號碼和身份證號。六年多來,孫皓已經放行飛機5000多架。“每次簽下名字的時候,都感覺自己責任重大,尤其是第一次落筆時感觸很多,生怕哪還沒做到位。”憑著這份謹慎,孫皓成為“無事故、無事故徵候、無嚴重維修差錯、無一般維修差錯”的機務人員。
孫皓回憶最艱巨的一次任務,是數年前一個下大雪的冬天,自己在夜班負責飛機除防冰工作。“飛機上的積雪起碼有30公分厚,我們要穿著厚重的護具和防護服站在登高車裏,把積雪全部衝下來,再涂上除冰液,從淩晨三點一直工作到七點多,又和交接班一起工作到十點才下班。”那天回家後,他累得睡了一整天才恢復過來。
檢修飛機不但是個體力活,也是個考驗人技術和耐心的工作。“尤其是夜班,三四點鐘正是人精力最差的時候,卻需要你高度集中注意力。”孫皓説,自己本來是個急性子的人,做事雷厲風行,但面對飛機檢修和復查,一直都保持著極大的耐心。
比如,一架飛機有上千萬條線路,就像人體內的毛細血管一樣,而其中一條線路外面的絕緣層破了,就可能導致飛機系統不工作。為了排除故障,機務人員需要不斷重復量線和隔離工作,一點點縮小範圍,直到找到這條線路。
孫皓説,檢修飛機看似枯燥、平凡,但涉及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哪怕是做過千百遍的維修項目,也決不能僅憑主觀經驗幹活。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見習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