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位日本留學生的中國緣

2018-12-24 08:5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特別關注·改革開放四十年】    

  光明日報記者 張冠楠

  始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為中日留學生交流打開了大門。自1979年中日兩國政府就互派留學生達成協定後,兩國留學生交流蓬勃發展。截至2017年年底,日本累計赴華留學已超過24萬人;僅2016年在華日本留學生就有13595人,在205個國家44.3萬在華留學生中位列第九位。90後日本女生依田有裏佳,就是日本赴華留學大潮中的一員。依田有裏佳今年剛剛從東京女子大學畢業,大學期間曾作為交換生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交流學習一年。時間雖短,但在中國的生活和學習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讓她勵志為日中兩國關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位日本留學生的中國緣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全球的優質農産品和各種特色美食吸引觀眾駐足品嘗、諮詢洽談。圖為11月7日,參觀者在進博會食品及農産品展區品嘗日本生産的啤酒。新華社發 

  中文是依田大學期間學習的第二外語。她認為,學習中文既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人,對於促進日中關係發展有很大幫助。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目前經濟高速發展,市場潛力巨大,2017年兩國人員往來突破1000萬人次,貿易額超過3000億美元,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中日企業都將需要越來越多的雙語人才,因此學習中文也有利於包括她自己在內的日本學生未來的發展。

  依田告訴記者,其實去中國留學之前她很忐忑。雖然她很喜歡中國,但對中國了解並不多,擔心不適應在中國的生活,擔心中文不好跟不上課程,也擔心自己作為日本人會被人討厭。來中國後她發現,這些擔心完全沒必要,中國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她關愛有加,讓她倍感溫暖。

  初到中國時,因為還不適應,依田病了。一次去醫院看病,她結識了一位護士阿姨。這位阿姨給了她無微不至的幫助,不僅關心她的身體,更給她很多心理上的關懷。後來,這位阿姨帶她了解中國文化,給她介紹工作機會,幫助她更好適應在中國的留學生活。這些讓依田覺得在上海生活與在日本沒有太大差別,更覺得這位阿姨就像是自己在中國的母親,從心底裏對中國人産生了親切感。

  與很多日本在華留學生不同的是,依田一直以一個日本年輕人的視角撰寫部落格,向日本民眾介紹她眼中的中國。在依田的部落格裏,回鍋肉、小籠包、麻辣燙等中國美食自然不可缺少,她認為值得一去的十大中國風景名勝都一一道來,也有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等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博文,還有專門介紹“一帶一路”倡議的文章。在一篇博文中,依田特別提到,外國媒體應該全面看待中國的發展,對於中國的報道不應以偏概全,只報道消極的一面。

  依田告訴記者,她在日本上大學就發現,日本年輕人對於中國的了解與中國的實際情況有偏差。其實很多日本學生都想到中國留學,但又有著各種各樣的擔心。中日兩國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2000多年來,人文交流對兩國文化和社會發展一直髮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她一到中國留學就開始用日語寫部落格,向日本讀者介紹她眼中的中國以及她的留學生活,為的是讓更多日本人進一步了解中國的開放包容、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讓那些懷有擔心的日本人放心到中國來。依田認為,這是她的責任。

  在華留學期間,依田第一次乘坐高鐵從上海前往蘇州,她當時就被“和諧號”的舒適、運作穩定所吸引,下車後仍有意猶未盡之感。目前,她已經設定了下一個來華“小目標”:體驗“無人超市”。依田説,中國在過去40年裏完成了巨大的轉變,經濟高速增長,科技、文化等領域取得了很大進步。她留學生活結束後定期去中國,每次去都被中國的發展所震驚。

  依田目前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40年來,中日關係走過一段既有纍纍碩果,又有風雨曲折的不平凡歷程。依田十分希望今後能夠通過自己的工作幫助中國公司在日本取得發展,為日中兩國關係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光明日報東京12月21日電)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