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經濟學者:大陸臺商可望提升在地聯結能力

2018-10-12 09: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10月11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1日在臺北表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導致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經濟體先後祭出反制措施。全球性貿易摩擦蔓延,對於以出口為主導帶動經濟成長的臺灣不利。

  劉大年認為,美國當前經貿政策主要為消除貿易赤字及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對華貿易摩擦顯示美方對於中國大陸的不安,其可能導致高端技術競爭、金融市場震蕩、匯率波動等後果。

  在他看來,美國對華的500億美元及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以工業性産品為主,後一部分涵蓋消費品,但未涉及成衣、電子産品等加工貿易的主力産品。臺灣出口大陸的産品以支援加工貿易用的上游材料及零組件為主,從暫時的情況看,中美(中國大陸與美國)貿易摩擦對臺灣出口的影響還不明顯。

  劉大年同時指出,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多年的貿易形成“三角貿易”關係,大陸企業一旦受到衝擊,勢必會影響臺灣對大陸的半成品及原料出口。在陸臺商的原料及零組件成本亦存在上升可能,未來可望提升垂直整合及在地聯結能力。

  劉大年還提到,值得注意的是,按美方統計,2017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達167.37億美元,在所有貿易對象中位列第13名。臺灣後續會否因美方發動更大規模的貿易保護措施而受到影響尚不得知。

  當天,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 Taiwan)舉辦相關論壇。該機構指出,美國對華貿易摩擦造成全球經濟大幅震蕩並影響産業供應鏈,使臺商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建議臺商盤點稅則號列,了解原産地原則,正視供應鏈變化,建立新思維。(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