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軍: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資料圖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 趙福軍
2012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成果豐富,貿易快速增長、不斷推進合作機制發展,搭建了合作多層次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不斷深入,實現了雙方互利共贏,增強了相互理解與信任,為今後經貿合作奠定了較好的基礎。這次李克強總理訪問保加利亞並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為“16+1合作”未來發展制定規劃,與16國領導人共同見證簽署“16+1合作”項目協議,將進一步增進互信,為推動“16+1合作”深入發展提供新動力。
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邁向新起點
自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在波蘭華沙舉行首次領導人會晤以來,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一是雙邊貿易快速增長。中國同中東歐貿易額顯著增長,進出口貿易額由2012年的520.6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679.8億美元。2017年中國與中東歐貿易同比增長15.9%,快於全國貿易增速近5個百分點。
二是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目前中國與中東歐已涵蓋貿易投資、農業、交通物流、教育、基礎設施、金融、能源合作等20多個領域。
三是合作機制日益發展。2012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機制務實推進,成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中國-中東歐國家共同制定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里加綱要》等,通過《中國-中東歐國家電子商務合作倡議》《中國-中東歐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倡議》等,不斷推進合作機制發展。
四是多層次、多領域合作平臺建立。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除了國家層面之外,也建立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制度,先後在我國重慶、河北省、捷克布拉格等成功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舉辦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部長級會議、旅遊合作高級別會議、衛生部長論壇、交通部長會議、創新技術合作及國際技術轉移研討會、教育政策對話、農業經貿合作論壇、高級別智庫研討會、投資貿易博覽會、質檢合作對話會等,搭建了多層次合作平臺。
五是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不斷深入。中國設計建造的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2014年底竣工,中國企業承建的波蘭弗羅茨瓦夫城市防洪設施、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波黑斯坦納裏火電站等多個基礎設施項目相繼順利竣工。由中國企業參與的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工程、匈塞鐵路、中歐陸海快線等重大合作項目繼續深入推進。
六是經貿合作互利共贏。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世界貿易持續低迷時,中國從中東歐進口、在中東歐國家投資,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2017年中國從中東歐國家進口184.9億美元,增長24%,高於全國進口增速近8個百分點。目前,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投資超過90億美元,涉及機械、化工、通信、物流商貿、新能源、金融、農業等諸多領域。與此同時,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機遇。
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面臨新機遇
一是堅持合作共贏,助力未來經貿合作。已經邁入第7個年頭的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成果豐碩,增強了相互理解與信任,為今後經貿合作奠定了較好基礎。
這次李克強總理訪問保加利亞並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強調互利共贏的合作原則,不僅進一步明確“16+1合作”未來發展方向,將進一步增進互信,將為推動“16+1合作”深入發展提供新動力。
二是經貿合作成果將不斷增多。隨著基礎設施項目合作逐步落地和這次李克強總理與16國領導人共同見簽“16+1合作”項目協議,將會進一步推進經貿合作。可以堅信,“16+1”經貿合作未來將進入成熟期和收穫期。
三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將為中東歐國家帶來新機遇。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尤其是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單邊措施頻出背景下,中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主導地位,進一步主動擴大開放的積極舉措,將有助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更將給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帶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