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框定六大重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快速推進。近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意在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加深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以提升三地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産業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梁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簽署框架協議,是國家主導的三地合作發展框架協議,是中央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戰略保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合力打造世界級城市群”論壇上表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是新形勢下“一國兩制”方針的實踐探索,對促進內地經濟協調發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林念修説,大灣區建設有利於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的交流合作,為香港、澳門發展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提升港澳國際競爭力。有利於推動粵港澳三地進一步擴大開放,匯聚全球更多的創新要素資源,打造更高水準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平臺。此外,有利於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龍頭作用,加快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輻射帶動中南、西南地區發展,優化全國區域發展格局。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助推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
正因為此,協議要求,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援下,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基礎設施等六大方面將是大灣區發展重點。”林念修透露,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市場一體化水準、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著力支援重大合作平臺建設。
林念修認為,要進一步加快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內地與港澳交通設施有效銜接,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優化高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佈局,完善現代貨運物流體系,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準。
“創新是大灣區建設的動力源泉。”林念修表示,要依託國際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優勢,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加快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內地和港澳科技合作體制機制創新,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交流,支援共建國際化創新平臺、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支援粵港澳在創業孵化、科技金融、國際成果轉讓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