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于曉雷:改革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推動力

2017年05月31日 15:30:33  來源:前線網
字號:    

  原標題:改革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推動力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軌道的決定,並進一步從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定位出發,首次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任務。這是推動我國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部署,是打造美麗中國的根本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走制度化道路

  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但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涉及社會生産和生活各方面的制度、體制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佔主導地位的是人,人的行為決定著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否和諧,人的行為受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支配。所以,人與自然的關係能否處理好,關鍵在於人的行為,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否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必須要依靠制度。因此生態文明建設既需要通過自然科學的研究,解決好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各種科學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科學的研究,解決好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制度、體制問題。

  生態文明制度是由社會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各種引導性、規範性和約束性規定和準則的總和。其表現形式有正式制度(原則、法律、規章、條例等)和非正式制度(倫理、道德、習俗、慣例等)。很多人認為制度是指那些成文的硬性規定,但實際上,在調節人們行為的各種因素中,人的價值觀念等軟性規則,往往起到了更堅定、更持久的作用。可見,生態文明制度要通過硬、軟兩個途徑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調整,以達到提高生態文明水準的目的。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穩定的制度保障。“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建設生態文明制度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規範和監督、約束力量,以良好的制度約束人的行為,實現社會制度對生態文明的保障。只有充分發揮制度安排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引導作用,制定完備的、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去落實生態文明的各種具體要求,才能通過制度去規範人、約束人、引導人的各種可能影響環境的行為。沒有制度建設的制定、執行和完善,就沒有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發展和完成。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行動的標準,保證生態文明建設有據可依。各種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間的相互配合是使生態文明建設得以正常運轉和發揮預期作用的根本依據。同時,生態文明制度的好壞,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敗,好的生態文明制度將能使建設事半功倍,而壞的制度則能使建設半途而廢。通過比較定型有效的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持久的推動力,使這一進程不因領導人的更換而中斷或反覆。在目前階段,通過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不花費大量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就能産生很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這就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紅利。

  同時,生態文明建設需要通過制度的有效監督能確保其更好更快地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切活動都要做到以制度為準繩,做到規範優先,確保制度的執行力,從而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通過檢驗制度的執行,可以糾正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建設中的偏差,解決和處理建設中違反制度的各種情況。如果缺少這樣的制度約束,生態文明建設必將會呈現混亂無序的狀態。

  改革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

  在當前發展階段,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再往前推進,最大的瓶頸和癥結就在於制度制約,最好的突破口也在於完善制度、改革體制。要從根本上破除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難題,就必須從體制改革上下功夫、做文章。但是我國生態文明處於建設的初始階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會遇到來自傳統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尤其是經濟快速發展所形成的阻力,而且,生態文明建設自身面臨的體制性障礙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現行的生態管理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還不夠,部門職能分散交叉較為突出,只有破除了這些領域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相矛盾的弊端,生態文明制度才能建設好。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就是要解決其他四大建設中出現的資源環境問題,離不開其他四大建設體制機制的轉變。根據“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就要求其他四個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應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和前提,為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服務。要根據不同領域制度的性質和種類,立法機構和政府各職能部門要組織專門的隊伍,對已有的制度加快進行完善,對還沒有的制度要加快制定,有些制度可以邊試點、邊完善。當然制度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完善,關鍵是要加快進行相關的制度改革探索,實現制度從不完善到完善。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更加明確地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構建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態文明體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做到:一要從改變原來那些不適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理念,約束與規範人自身行為做起。要以生態可持續為基本理念,以生態承載力為基準,形成生態紅線,把它作為頂層約束,融入社會發展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領域和全過程。二要以生態公平作為各主體維護生態可持續的重要內容。各地區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各群體之間,應當公平地分享生態權利,公平地承受生態環境影響,公平地承擔生態維護和環境治理責任及成本。三要發揮出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過程中的作用。政府要通過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創新,提高綜合運用必要的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的能力。通過制定長期的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利用各種制度和政策工具,彌補市場、企業與社會的缺陷和不足,同時依託于市場,相互結合,規範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四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思路,根據不同制度的功能,建立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包括源頭嚴防的制度體系、過程嚴管的制度體系和後果嚴懲的制度體系。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全球性生態危機出現,體現了工業文明的危機。在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框架內的生態危機産生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缺陷。在生産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由於資本主義的利潤邏輯和資本強勢,導致其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很難最終得到解決。資本、市場等生産要素全球化的表像背後是對全球資源佔有的無限欲求與資本對利潤無止境追求之間的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經濟、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消耗了極大的物質資源,生産了全球絕大部分的有害廢料,成為全球環境污染的始作俑者。但是他們在發展起來後僅僅關注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對本國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並利用不合理的政治秩序和不合理的國際分工,將資源環境的危機轉嫁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

  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不同,社會主義發展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追逐利潤。在公有制條件下,人們的社會生産活動有計劃地進行,從而避免資源的浪費、環境的破壞、生産的過剩甚至於人口的無序增長,真正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有序。因此,社會主義制度是生態危機的最終解決方案,使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真正解決。

  而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理想社會。二者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中都強調以人為本、在社會發展觀上都強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歷史使命和價值追求上都強調人要實現真正的自由和解放。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的結合具有內在可能性,而且加上社會主義的字眼不是畫蛇添足,而是畫龍點睛。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於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改革作為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的一種手段,必須是在不改變社會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同樣,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而避免重走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老路。

  判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敗得失的關鍵在於是否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只要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在黨的領導下有序的進行,是以實現為人民服務為目的,符合歷史和社會發展需要,我們就要大膽去試,大膽去闖。同時實踐要求我們,必須要以是否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的本質要求去檢驗和衡量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體制改革的實際效果,看其最終的目標與社會主義價值目標是否相一致。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制度和改革的成果是否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是否有利於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是否有利於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發展並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的衡量標準。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