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總理力推“雙引擎”,摩根士丹利報告看漲中國

2017年02月19日 11:09:1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2月14日,國際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士丹利發佈關於中國中長期經濟前景的最新報告《我們為什麼看漲中國》。報告高度評價中國經濟轉型成果,並據此作出預測:一是中國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較低,二是中國將在10年後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三是中國股票市場將繼續保持優異表現。

  此前一些國際投資者曾表達過對中國經濟走勢的擔憂,諸如債務水準增高、潛在的國際貿易摩擦風險等。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們在這份報告中詳盡地給出了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原因分析:一是中國的消費格局正在發生改變,消費成為引領經濟增長主力,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二是服務業將是增長最快的領域;三是中國正向高附加值製造強國邁進;四是企業繼續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五是過剩産能問題正在逐步解決。

  這些因素將在未來10年裏,對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預計在2027年達到每人平均國民收入12900美元,成功避開中等收入陷阱,邁入高收入國家(標準為12500美元)行列。報告稱,對人口大國而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屬不易,過去30年間在此成功的19個經濟體中,僅韓國、波蘭兩國人口規模超過2000萬。

  這一分析預測,迅速吸引了彭博社、路透社及金融時報等國際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彭博社在報道中援引報告作者的話稱,“中國政府不再一味追求經濟增速,而更加注重風險防範”,認為這是其看好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原因。

  2016年可謂是中國政府致力於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重要一年。這一年裏,國務院常務會議密集出臺相關政策,督促各部門花大力氣推進“放管服”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大力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鼓勵民間投資及吸引外資,著力簡化外資企業的投資審批管理——這大大優化了中國的營商環境。中國經濟發展正由曾經的投資與出口為主要推動力,穩步轉變為消費與科技創新引領。對此,李克強總理曾多次指出:要順應群眾期盼,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領域的有效供給,這樣也有助於發展經濟新動能。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64.6%,較2015年進一步提高4.9個百分點。在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們看來,如今,消費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佔據了主要貢獻,正是他們看好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過去一年裏,與消費一樣得到充分發展的還有中國的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李克強總理曾在不同場合一再強調,堅持標準引領,建設製造強國,有利於促進産品産業邁向中高端,提升國際競爭力。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分析,中國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份額一直在穩步上升,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電信設備、鐵路等重工業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抗衡。與此同時,2016年中國在淘汰化解落後産能方面堅定決心和舉措,尤其是超額完成鋼鐵4500萬噸、煤炭2.5億噸的去産能目標,這也增加了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經濟轉型的信心。

  與摩根士丹利這份報告同時,發佈研究報告對中國經濟增長作出積極預期的,還有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歐盟委員會、瑞信證券、蘇格蘭皇家銀行等諸多國際機構。各方不約而同地認為,中國經濟需求旺盛、潛力巨大,內生增長動力強勁;隨著全球需求復蘇,中國出口將進一步改善;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會繼續支援經濟增長。各機構普遍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將呈企穩向好態勢。

  此時不妨回顧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面對中外記者時,就他們關於中國經濟發展提問給出的堅定回答:“我們把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結合起來,形成中國經濟的雙引擎,就會闖過困難的關口,躍上希望的高原。”(記者 張玥)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