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供給側改革”首次寫入G20峰會公報

2016年09月12日 12:59:4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供給側改革”首次寫入G20峰會公報

  9月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G20杭州峰會大幕落下,成果豐碩。“創新、活力、聯動、包容”——峰會主題詞在公報都有詳細解答。特別是公報提出,形成了“需求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的原則共識。8年春秋,G20峰會舉行11次,“供給側改革”一詞是首次寫進峰會成果文件,列入全球經濟治理的行動指南。航標如此醒目,開啟世界經濟新航程的方向清晰。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定下了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重點任務。此次,去産能、補短板等內容也被納入峰會公報,政策目標與建議俱全。中國經濟治理的新理念與新實踐,被全球主要經濟體接受、成為一致共識,意義深遠。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近年來,G20集團面臨從危機應對“救火隊”,向長效治理“家長會”的身份轉變。但由於全球經濟復蘇不平衡,各國自家的“煩惱”不同,政策空間各異、立場分化,G20協調工作殊為不易。

  回看往年G20峰會公報,對結構性改革雖有所提及,但著墨不多。自2009年G20匹茲堡峰會後,峰會公報常見“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措辭,可難掩各方在這背後的政策博弈,實現目標的路徑也不明晰。

  率先破題 探索轉型必由之路

  調和各國核心立場的分歧越來越難,“供給側改革”為何卻能在此次峰會上一步到位、形成共識?

  相信打動與會各方的因素,至少有如下幾點:

  一是富有遠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謀劃全局,著眼長遠,是各國勢在必行的選擇。其視野不限于短期經濟波動問題,旨在以制度供給、深化改革化解矛盾隱患,是匯聚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後勁的必由之路。習近平曾指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

  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自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我國率先破題,從闡明理念到政策發力,形成舉國聯動、快馬加鞭的局面。今年3月,“十三五”規劃綱要在全國兩會期間獲表決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經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

  二是攻堅氣魄。習近平指出:“從2016年開始,我們正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節供求關係,要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産能1億至1.5億噸,用3至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是我們從自身長遠發展出發,從去産能、調結構、穩增長出發,自主採取的行動。中國在去産能方面,力度最大,舉措最實,説到就會做到。”這一鄭重表態,決心可鑒,魄力盡顯。

  三是踐行在先。全面實施營改增,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進一步簡政放權,全面公佈地方政府權力和責任清單等;截至7月底,煤炭去産能完成全年任務的38%,鋼鐵去産能完成全年任務的47%……“行勝於言”,今年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碼,激發市場內在活力,在調整存量、培育增量上取得新進展,客觀上已形成示範效應。

  四是鋪墊充分。去年12月接任G20輪值主席國以來,中國積極協調各方推進杭州峰會成果準備工作。據粗略統計,各類會議貫穿全年,有數萬人次參與、涉及;部級會議有20余場。峰會召開前,一次次討論、一輪輪磋商,從不同角度促動各方擴大共識,為峰會鎖定成果做足了準備。

  角色轉換 深度參與全球治理

  此次G20杭州峰會,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至空前重要的地位。看看公報行文的具體表述:將結構性改革明確為“關鍵作用”;“重申提振全球需求以支援短期增長的重要性,同時認為必須消除供給側制約,以持續提升勞動生産率,拓展生産的邊界,釋放中長期增長潛力”。

  除了勾勒出“需求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原則外,峰會公報亦亮明態度,發出呼聲,表達對産能過剩、企業稅收、貧困消除等問題的優先關切。在分享中國實踐的基礎上,含金量高的共識成果數不勝數。

  比如,公報明確“鋼鐵和其他行業的産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並“呼籲通過組建一個關於鋼鐵産能過剩的全球論壇,加強資訊分享與合作”。這與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去産能”任務有直接的交集。

  又如,“我們強調稅收政策工具在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和包容性增長方面的有效性”,“通過落實《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G20成員將率先垂范,降低貿易成本”等,公報建議多管齊下,為各國企業降低成本發揮作用。

  此外,“我們將確保經濟增長的成果普惠共用,滿足各國和全體人民尤其是婦女、青年和弱勢群體的需要,創造更多高品質就業,消除貧困,解決經濟發展中的不平等現象,不讓任何國家、任何人掉隊”,顯出各國在“補短板”領域進一步擴大、深化合作的意願。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結構性改革的引領者。”正如IMF總裁拉加德所説,站在世界政經舞臺中央的中國,近年來提出一系列全球治理新理念,並正通過G20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和完善。

  從“中國方案”理念精髓——“創新、活力、聯動、包容”,到“杭州共識”行動主張——“供給側改革”,一舉被納入G20官方成果文件,無論對於世界經濟治理觀的歷史演進,或是對於助推G20從短期危機應急向中長期常態治理的轉型,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