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國家統一政策公佈之後五個月左右時間,近期,各地養老金髮放的另一隻靴子終於紛紛落地。目前上海、北京、陜西、雲南、遼寧、廣西等地已對外公佈了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而公佈方案較早的上海、北京已率先發放了養老金,部分地區養老金總體漲幅超過了6.5%。各地的養老金調整都採取了哪些辦法?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的建立又該遵循哪些原則?
人社部和財政部日前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今年1月1日開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6.5個百分點。由於今年是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考慮到多重因素,多數地區養老金髮放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後。現在,各地養老金髮放的另一隻靴子終於開始逐漸落地。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規定,各地區現在公佈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普遍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定額調整主要是體現公平、掛鉤調整主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或者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前的工作年限掛鉤,同時也要與基本養老金水準等因素掛鉤,適當傾斜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廣西、雲南、遼寧等地在調整方案中已經明確了發放的時間表,要求在9月底前將養老金髮放到退休人員手中。其中,廣西養老金上調每人每月增加50元,雲南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並與本人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準掛鉤。在北京8月份新推出的養老金方案中,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到平均每月3573元,較之前多了218元,而且從今年1月1日補發。北京市人社局職工養老保險處處長李勇介紹,採取的和繳費年限掛鉤,更多的是體現多繳多得,或者叫長繳多得。
統計顯示,政策全面鋪開後,預計將有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從2005年開始,我國已連續11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對很多即將步入中老年的市民來説,早已習慣了這種養老金增長的節奏,然而,最新公佈的數據卻顯示,此次上調為12年來首次低於10%,上調6.5%,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憂慮。
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分析,正是由於物價仍在上漲,所以我們的養老金也還在增長過程中,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經濟增長都在10%以上,工資的增長也在10%以上,養老金的調整水準也比較高。但是值得關注的是,經濟增速同樣在放緩,我國的經濟正在經歷著由高速發展步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所以養老金的上調額度有所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隨著2014年“雙軌制”的廢除,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開始與企業按照相同的辦法,由國家統一調整。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將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差將會逐步縮小,今後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基本同步調整,幅度大致相當,避免過去由於雙軌制導致的待遇差延續。
養老金的上調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增大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伴隨著6.5%的增幅,中央對地方養老金的轉移支付也在大幅增加。金維剛認為,正如“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所提出的,需要建立基本養老金的合理調整機制,基金收支上確實存在長期平衡的問題。
褚福靈表示,基本養老金的調整,不僅直接關係到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更關係整個社保制度的可持續性。未來我們要建立一個正常的調整機制。這個 “合理機制”的建立,需要遵循保障基本生活、分享發展成果、確保基金可負擔等幾方面的原則。
[責任編輯:李帥]